农历新年刚过,应届大学毕业生组成的求职大军,就东奔西走于此起彼伏的供需见面会。于是,由各地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等主办的“开放性”供需见面会,成了全国大学生的展览会和竞技场。 在动辄成千上万人的供需见面会上,供需双方难见面的现象司空见惯,而“当场拍板”的事早已没有。所谓“招聘信息”,除个别单位附上几十字的自我介绍外,大多只有单位名称、所招专业及人数,而对单位所有制性质、待遇等均无任何说明,甚至没有最起码的“单位地址”。 摊位设置也往往没有一定之规,每个摊位都招聘多个专业,且专业之间毫无联系。如有的旅游单位,就同时招聘经营管理、电子、会计、中文、新闻、师范教育等专业。因此,几乎每个求职的大学生都不得不艰难地穿梭在人海中。再加上还有往届毕业生来碰运气的,三年级在校生来“见习”的,更人为地加剧了所谓“求职难”的气氛。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创纪录的110万人。可以设想, 如果每个大学生平均参加3个见面会,并在每个见面会上平均向3个单位自荐,那么每年的二三四月份,我国大中城市间就至少会有上千万人次的求职大学生在辗转奔波。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随着国家人才政策的继续放宽,大学毕业生跨地区求职就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为了吸引人才,许多地方政府制订了鼓励人才流动的灵活政策。“无人事权单位”——三资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接收大学生的障碍已不复存在。凡是本科以上毕业生,只要用人单位愿意接收,就可以通过挂靠人才交流中心解决户口、干部档案问题。就这种形势下,供需见面会的规模越大,供需双方的双向选择就会越费时费力,越事倍功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称,这种延续了10多年的集贸市场式的大学生求职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克服当前不少地区大学生求职的无序性,加快信息的获取及流通,已是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进程中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探索高效、畅通的大学毕业生求职渠道,使他们走向求职的现代化、分散化,迫在眉睫。 在今年元月开通“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时,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再次强调了它作为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的坚实依托,既可以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网上进行更广泛、更充分、更及时的交流,提高“双向选择”的效率,又可以使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高校在网上进行职业辅导和求职咨询,宣传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促进毕业生的顺利就业。至今,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和北京、上海等地方已经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的网上查询,从而避免了频繁奔走于各地人才市场的供需双方不断重复获得供需信息的低效率。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就业处处长陈曦说,我们不主张让大学毕业生进入大型的人才招聘会或人才交流市场,是因为在那种场合下的供需交流十分有限,许多招聘单位在现场都标明“只招研究生”,这很容易造成大学生的心理恐慌,以为就业形势特别不好。许多大学生把求职表复印几百份广泛散发,很容易让社会感觉毕业生好象太多了。一沓沓的求职表被许多招聘单位在离开现场时丢弃,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结果,真正想要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不一定能在那种场合要得到,求职心切的毕业生也不一定能在那种场合把自己推荐出去。 教育部早在1997年就提出:“鼓励和帮助有条件的高校举办或校际联办毕业生就业市场,要充分发挥高校的基础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的调节作用。”据来自广州和西安高校的最新消息,今年寒假后那里按不同层次及专业类型组织的供需见面会,效果都很好。如广州高校组织的设在华南理工大学的理工类见面会,设在中山大学的综合类、文科类见面会,设在中山医科大学的医科类见面会,设在华南师范大学的师范类见面会等。 陈曦说,大学毕业生就业本来就具有政策性强、时间集中、群体庞大、初次就业的特点,加上他们年轻、少经验、情绪易波动,非常需要高校的及时指导。面试是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一个不可少的环节。在高校组织的见面会上,以高校为基础的就业指导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出来,校方既可以把用人单位可靠的信息介绍给学生,又可以把学生的综合测评情况提供给用人单位,供需双方都可以从从容容地双向选择,这对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非常有利。 在校际联办方面,为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前不久由上海、江苏、浙江共同筹建的直属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协作组,成为上述三地高校间扩大跨地区合作的首次尝试。陈曦认为,这一切,必将促使毕业生就业的工作机制、工作职责及工作方法发生重大变化,必将促使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高校过去单一的行政职能向就业指导和服务等职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