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分析 从毕业生的角度讲,以下几个方面是他们感触最深且直接影响就业率的因素: 1.择业时间不充裕 我国高校的毕业生大都在每年的7月份毕业, 而用人单位的要人计划则在上一年的年底即定,每年年初就到学校选人。这种时间上的差异造成了毕业生学习与求职的矛盾。一方面他们要按照学校的要求上好课,作好毕业设计或论文;另一方面他们又要为工作之事到处奔波。于是自己放长假找工作的人比比皆是,严重影响了教学及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如果学校严格考勤,必会冲击毕业生择业的时间,招致诸多抱怨。此外,我国现行的“在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和适当定向,未被录用的毕业生回家庭所在地自谋职业”的政策,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被录用的期限并非以毕业时间为准,而大都提前二个多月。尽管这期间毕业生仍可到其他地市择业,但他们必须按改派程序办理。因此,不想回原籍就业的毕业生就更感到时间紧迫。 2.求职愿望倍受经济制约 尽管政府明确规定不准向毕业生乱收费,但他们还是深受其害,某些收费竟有愈演愈烈之势。毕业生要承受的经济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某些高校、人才市场所收的证书费、表格费、信息费、户口改造费、毕业生改派费等等。这些费用没有统一规定,甚至有规定的也得不到有效执行。各级各类人才市场鱼龙混杂,一些组织者的目的只在于赚毕业生的钱,而不关心他们能否找到工作。二是用人单位以集资、入厂费等名义所收的费用。如今许多企业接收毕业生要收费。效益好的单位竞争的人自然就多,单位想以高额收费挡回一批求职者;效益差的单位又想借此机会集资。入厂收费之风有增无减,加重了毕业生的经济负担。三是毕业生进入大、中城市所交的增容费。尽管政府明确规定不准向外地生源的毕业生收取增容费,但许多地方还是有禁不止,增容费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令这些毕业生们感叹自己生错了地方,也怀疑择业的公平性。 3.在双向选择中不能很好地坚持“择优录用”的原则 在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学校对毕业生有分配权,所以能较好地坚持“择优分配”的原则。尽管原来的分配机制早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但仅就“择优分配”而言是做得较好的。而今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很难做好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的工作。一些条件好的单位所要的毕业生大都“内定”。去开供需见面会只是走过场,办一下手续而已。许多毕业生也宁愿找关系而不愿跑市场,认为前者可靠,后者希望渺茫。此外,大、中城市对生源的限制也使部分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失去了竞争的机会。 4.深受学历及专业的困扰 近几年来,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专科生能做的事情要本科生去做,本科生能做的事情要研究生去做,特别是一些条件好、效益高的单位非研究生不要。近几年高校又掀起了考研热,笔者以为大学生就业难恐怕是其原因之一;他们希望继续深造之后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专科毕业生的处境更难,在一些供需见面会上,他们常常处于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决定毕业生处境好坏的另一因素是他们所学的专业。由于社会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一,那些短线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而那些长线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则很难找到合适的单位。“考一个好学校,不如考一个好专业”成了许多毕业生公认的“真理”。 5.就业程序繁杂、就业渠道不畅 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为了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管理,保证此项工作有序进行,规定了毕业生就业的必要程序和手续,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存在着政出多门,甚至政策打架的现象,使得毕业生左右为难、不知所措,只得到处求人,费尽口舌,甚至因此而失去了就业机会。目前毕业生很难掌握用人信息,他们只能断断续续地从学校收到的单位用人函中了解到一些情况,得到的信息很少。 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几点建议 以上从毕业生的角度阐述了他们在就业中所遇到的难题。从表面上看,它涉及到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等方面;但从深层意义上讲,它与社会风气、招生分配制度、劳动人事制度、毕业生人才市场等因素有关。此外,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还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进程、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有关。因此,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会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工作: 1.理顺招生分配体制,科学决策招生规模和培养规格,合理设置专业结构 毕业生的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是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一些学校为吸引考生,盲目上一些“短、平、快”的热门专业,又加上招生与分配为二个系统,很少交流,致使招生时的热门专业到学生毕业时却变成了冷门。因此,各级招生与分配部门应互通信息,加强宏观调控。高校应在对社会需求作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合理设置专业结构,决定招生规模和培养规格;同时严格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大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人才资源符合社会需要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基础。 2.加强改革力度,特别是劳动人事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我国的毕业生大多数在国营或集体企业和事单位就业,由于毕业生的干部身份,多一个毕业生就多一个干部编制;而许多单位本身的干部队伍早已过分庞大,正在“消肿”。虽然许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以及私人企业急需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但又是由于毕业生的身份以及户口、档案等问题不好解决导致了毕业生不愿到这些企业工作。因此,必须加强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使毕业生不被自己的“身份”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