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所谓学风,是指人们在学习研究方面的风气,其实质是治学的态度和方法,与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密切相关。无论是学习还是研究,首先必须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否则将一事无成。因此,学风问题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1]。做学问首先必须端正学风。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高等教育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也无庸讳言,在学风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妨碍了学术繁荣,阻碍了新人成长,必须予以正视和解决。从我们自己的体会和来稿中反映的情况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中的学风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云亦云,研究的创新意识不强。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生命所在,也是编辑考虑文章取舍的首要因素。但从来稿中不难发现,很多文章选题雷同,多集中于三两个已见诸刊物的问题上;内容相似,给人似曾相识之感。有新意的少,诠释性的多。是不是只有这么一些问题值得探讨,大家的意见都趋于一致呢?显然不是。我们正处在急剧变革的年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有不少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难题,不少并无先例可循的新问题,人们还很难马上认识清楚并达成共识。之所以出现选题面过窄,论述大同小异的情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许多研究者缺乏创新意识,没有独立思考,习惯于人云亦云,随声附和,不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有的人则是没有大胆陈述自己的新思想和新见解的勇气,他们顾虑重重,瞻前顾后,自然就难以开辟新的领域,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 二是碍于情面,研究的争呜气氛不浓。特别是和学术权威、知名学者争论问题,“唱对台戏”,就更难了,因为这更需要理论勇气和首创精神。其实,学术争鸣是繁荣学术的“催化剂”。它可以启迪人的思维,相互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推动研究的深入。很多问题常常是复杂的多面体,研究者从不同的难度,不同的层面来认识,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很难说哪一方绝对正确,哪一方绝对错误,倒是相互融合、统筹考虑,看问题就比较全面了。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尤其如此。正是因为这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往往学派林立,彼此师承不一,观点各异,但并行不悖,相反相承,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共同促进学术的繁荣。正是基于此,我们大力提倡并积极组织各种学术争鸣,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编辑工作中我们发现,除了敢于争鸣外,还有一个善于争鸣的问题。第一,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提出的论点要基本站得住脚,有相应的论据作支持,无谓的争论是不必要的。第二,要有利于研究的深化。问题应越争越明,不要只是简单地解释或重复自己的观点,在原地打转转。第三,要立足于理性分析,持学术宽容的态度。过激的情绪和言词,或者为了强调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而把对方说得一无是处的做法,都是不妥当的。 三是盲目跟潮,研究的深度和连续性不够。时代的发展变化是如此之快,以致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领域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形成一个又一个的“热点”问题。这些“热点”问题大都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高等教育研究者理应站在改革的潮头,敏锐地抓住“热点”问题,积极开展研究,这是时代的客观要求。但有的人追逐“热点”,并不是真正为了研究问题,而是为了赶时髦,好发表文章。他们往往是闻风而动,哪个问题“热”就写哪方面的文章,但却是浅尝辄止,倘若文章发表,很快就热情减退,转移议题了。比方说,高新科技革命对高等教育的挑战问题曾经热过一段时间,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一来,人们又热衷于后者与高等教育关系的研究,而把科技革命的挑战淡忘了。现在知识经济初显端倪,人们重视发现科技革命挑战的重要和严峻,于是这个问题再次热起来了。实际上,高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一直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越来越重要。更有甚者,市场经济来了,就给文章带上市场经济的“帽子”,知识经济即将来临,就给文章换上知识经济的“帽子”,实际上还是老一套。近几年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素质教育”等“热点”问题的研究,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这个问题。在审稿中我们发现,能够持之以恒地研究某个问题,并且逐步深入完善,不断地提出新见解的作者比较少。由于对问题本身缺乏客观冷静的分析,又不愿意坚持不懈地深入下去,因此,不少作者的文章重复别人的东西多,发随感的多,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少,理性分析的内容少,缺少份量和深度,并没有真正解决多少问题。其实,随波逐流,盲目跟在人家的后面跑,文章发表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四是随心所欲,研究的客观和真实性不够。要使自己提出的观点为人们所接受,令人信服,就必须用有说服力的材料或数据加以充分论证。而要使自己研究的成果具有客观、真实性,收集的材料和数据则必须全面、准确,能反映事物的全貌,抓住问题的本质。但在我们收到的稿件中,有一些就并非如此。比方说,在研究外国高等教育时,只介绍与自己的想法相吻合的资料,对与其相左的资料则视而不见,被“省略”了。在考察高等教育史时,随意用现在流行的观点诠释古人的思想。在研究中之所以会出现主观臆断,以偏概全,甚至任意裁剪、曲解事实的现象,从主观上看,主要是缺乏老老实实、实事求是地做学问的态度,缺乏“求实的态度与求是的精神”[2]。 五是理论与实际脱节,研究缺乏现实性和针对性。理论与实际脱节,一种情况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空对空,对现实问题缺乏深入的了解,理论不能很好地为实践服务。另一种情况是满足于感性的、零碎的经验和体会,理论升华不够,认识问题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前者多见于理论工作者,尤其是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后者以实际工作者为甚,包括我们的行政管理干部和专业教师。在目前的高等教育研究中,关注实际不够和理论准备不足这两种情况都存在,都比较严重,但前者是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不仅是因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正面临着大量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们不能等理论完全成熟后再去关注实践;也是因为只有不断实践,才可能在获得大量的研究素材和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构建真正科学的、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必须把在实践中丰富高等教育理论与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对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中存在的“大、空、洋”的倾向,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曾提出过中肯批评,他殷切希望大家都关注理论研究如何更好地为实践服务的问题[3]。今年年初, 江泽民同志就加强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的学习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明确提出要进一步端正学风,“坚持以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坚持学习一般知识和学习专门知识的统一”,“坚持自主创新同借鉴外国有益的知识和经验的结合”[4]。 这里特别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既要联系社会这个客观实际,又要联系自身这个主观实际。这是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当然,这并不否认理论研究本身是一个相对独立、艰辛漫长的过程,需要理论工作者专门来做归纳总结和理论升华的工作;也不能机械地认为不论讨论什么问题的文章,最后都要写一段针砭时弊的话,以示“理论联系实践”,形式主义的作法同样是要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