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内涵发展的道路,重在质量的提高,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而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生教育的总结性成果,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和综合反映了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因此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就成为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本前提。 但是,以往的学位论文管理是一种“质量检查”式的管理,重视论文结果评价,忽视了论文质量的形成过程。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这种管理方式,就难以保证和持续地提高学位论文质量,这一点已得到实践证明。要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必须改革现有的管理方式。为此,我们提出了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的概念。其基本思想就是,将学位论文放入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进行考察,通过识别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并对之进行严格的过程控制和持续地改进,使之朝向有利于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方向发展,从而保证和不断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现将我们对此问题的一些思考公布出来,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一、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的概念 1.学位论文质量 学位论文的质量应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首先,学位论文质量表现为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充分程度。学位论文是授予研究生学位的重要依据,通过学位论文,我们可以检验出研究生是否已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是否已具有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是否达到了学位授予的基本条件。 其次,学位论文质量表现为创新程度的大小。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书面表达,本质上属于科学论文的范畴。因此,应该具备科学论文的基本特性,即创造性和有效发表。对此,一个公认的有权威的(至少在生物学方面有权威)专门组织——生物学编辑委员会(The Council of Biology Editors,CBE )的定义是“可采用的原始的科学出版物,必须是第一个揭示事物及其真理者。它提供足够的素材,使他人得以①评价所得的结果;②重复实验;③评价脑力智力活动。此外,它也必须被敏感者所感知,须得基本上可永久而无约束地被科学界采用,也可被一个或多个已被公认的重要的次级机构的常规筛选所采用。”“简单而不精确地说,CBE 对科学论文的定义是:①它是原始研究结果的首次发表;②借助这发表,作者的同事们可以重复实验,并验证其结论;③发表在科学界能很快采用的杂志及资料上。该定义中的作者同行,已被理解为出版前同行校阅者。”[1]当然, 学位论文与科学论文是有差别的,在某种程度上它还是培养未来科学工作者的手段,不能完全严格地将科学论文的标准作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价标准。但是,其精神已被纳入学位论文的评价之中。例如,美国要求一篇成功的博士论文须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①独特的贡献;②创造性;③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④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并具有保存的价值;⑤有出版价值。[2] 这一规定与以上科学论文的定义已非常接近。国外有的国家或大学只有当博士论文发表后才接受答辩或授予学位。我国也已有大学要求硕士论文的主要部分能够发表,博士论文达到出版水平。所以,学位论文的质量又可以根据其对本学科所做贡献的大小以及这一研究为后续研究所做准备的充分程度来判断。这是迄今为止评价学术性学位论文的最主要指标。 第三,学位论文质量还表现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程度。研究生教育已从最初“纯科学”研究的象牙塔中走出,与社会生活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在学位论文上的反映是论文选题早已突破“纯理论”、“纯科学”的框框,越来越多地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因此,学位论文的质量还表现为其成果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即社会价值的大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评价论文质量的标准。同时,学位论文也具有促进学生理智的训练,心智的发展和完善,人格的陶冶等功用,研究生的认识、情感、意志、品质等个性发展的程度也能通过学位论文反映出来,所以,这也成为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价标准。 从实践看,当需要判断一篇学位论文的质量时,我们总是把它与一预先设定的标准相对照,根据其达到标准的程度做出质量高低的评判。诚然,专家们在评判学位论文的质量时,有时并没有一个标准放在眼前,似乎对质量的判断只是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做出。但是,即使这样,也还是存在一个判断的标准,只是这个标准存在于专家们的头脑中,是模糊的,但却能够为专家们所普遍掌握。人们相信这是一种存在于专门知识之内的某种东西,受过专门训练并深谙其中奥秘的专家们对它拥有发言的权力。不然,我们为什么要请专家来做出判断呢?因此,也可以简单地认为学位论文质量就是学位论文达到某一标准的程度。 2.学位论文质量保障 质量保障源于工业界,其工业上的定义由四个基本方面组成:①全体成员有责任去维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低标准被拒绝作为资源,因而,它几乎不能到达质量控制人员那里。②全体成员有责任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③维持和改进质量作为一个系统存在于单位的任何适宜之处,全体成员应了解、使用和能够感知它。④管理人员对系统的有效性和正确性进行定期检查。 显然, 质量保障中体现着全面质量管理(TQM)的思想。TQM的核心是关注质量的形成过程,通过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管理而实现和超越质量目标。TQM认为, 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因而需要从源头做起,将问题消灭在它出现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因素上。全员参与的基础是质量意识和质量文化的培植,TQM认为这与有形的管理体系的正确性相比更为重要。 教育上的质量保障是这种思想在教育上的运用和发展。西方学者R.艾莉斯在其编著的《大学教学质量保障》(Quality Assurance forUnversityTeaching)一书中广泛考察了质量保障这一术语,认为质量保障是指厂家或者产品生产者向用户保证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持续达成预定目标以使用户满意的过程。并进一步指出,任何领域的质量保障都具有以下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