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一直是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重点,它在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重大问题和复杂问题,愈来愈多地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依赖理论课加以解决。总结建国后高校公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分析理论课现存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深化理论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重大意义。 一、建国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建设的历史回顾 (一)建国3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设置 全国一解放,即取消了旧学校的法西斯式的训导制度和国民党“党义”等反动课程,开设马列主义的政治理论课。最初,高校开设新民主主义论、社会发展简史,某些文科院校开设政治经济学。1953年调整后的理论课设置依次是: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增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956年9月, 高教部发出《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对四门政治理论课及学时进行了调整,规定各专业一律开设马列主义基础和中国革命史课,而政治经济学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两门课在某些专业可以不开或选修外,其他专业一律开设。 1957年9月,高教部规定,1957—1958 年全国高校各年级普遍开设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课,原定四门政治理论课一律停开。1961年4月, 教育部制定了《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规定文科各专业一般三门政治理论课,即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理、工、农、医和艺术、体育等专业一般开两门,即中共党史和马列主义概论。1964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明确指出:今后高校共同政治课,除继续开设《形势与任务》课外,设置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等课。“文革”期间,各门政治理论被“老三篇”、“老五篇”所代替。“文革”结束后,按教育部规定,高校本科各专业一律开设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文科各专业增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一直执行到80年代中期。 (二)建国3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从新中国成立至80年代初,高校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积累了许多经验,也留下了许多深刻的教训。 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1.坚持了马列主义教育阵地。30多年来高校马列课虽然伴随着政治气候的风风雨雨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但大部分时间坚持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教学。对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建国后,高校政治理论课继承了延安时期的优良传统,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教学的基本方针,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1961年9 月的《高教六十条》明确要求:“正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980年7 月教育部发布的《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试行办法)》强调:“教师必须按课程的科学体系,讲清基本原理,并和客观实际密切联系起来”。3.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极大的关注与指导。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有统一的布置与安排,不同的院校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要求,不搞一刀切;定期举行全国和各大行政区高校暑期理论课讨论会;定期不定期举办研修班;组织校际之间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交流;甚至对有分歧的考试评分问题(如算不算平时表现分)也都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教训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建国初期在改造旧教育的过程中基本上照搬了前苏联模式,所开设的政治理论课也是如此。将政治理论课作为“一切专业教育之基础。”学习苏联经验无可太多非议,因为当时搞社会主义只有前苏联经验好学,问题在于当时采取照搬的做法,“主要不是考虑苏联的教学大纲是否适用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地运用苏联的教学大纲”,未能将前苏联经验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二是实用主义的影响。理论联系实际是对的,但有些是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口号下搞实用主义一套。课程设置上为了搞“社会主义教育”而一度停开系统的马列理论课;“文革”期间搞所谓“以战斗任务组织教学”,马列理论课被糟蹋得面目全非,声誉被严重破坏。在解决学生思想问题时往往结合全国历次政治运动进行,1957年则把联系学生思想实际简单化地变成主要是大鸣大放和反右派斗争暴露出来的思想问题;以后联系实际的方针又曾被曲解为实用主义的“活学活用”,强调“急用先学”、“立竿见影”。三是缺乏稳定性。我国高等院校课程设置,变动最大的属政治理论课。以中国革命史为例,建国初开“新民主主义论”,1953年改“中国革命史”,1957年至1958年停开而改上“社会主义思想教育”,1959年恢复“中国革命史”,1961年后改上“中共党史”,“文革”期间被“中共两条路线斗争史”取代,“文革”结束后改回上“中共党史”,1985年后又改为“中国革命史”。课程名称变动大,内容变动也大。 (三)80年代中期以来马列主义课课程建设的成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高校理论教学在消除林彪、“四人帮”流毒,从根本上拨乱反正的同时,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马列课不断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新形势。1985年8月, 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作出《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理论教育的若干决定》,提出“为适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现行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必须进改革”。从1985年起,原国家教委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在课程设置上将“老三门”改为“新三门”,用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以下简称“社建”课。)、马克思主义原理(文科院校增加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代替了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和哲学,力求使理论教育更紧密地结合当今世界和当今中国的实际,以便更好地发挥理论课在培养“四有”新人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