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和培养好他们,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深化改革,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为此,中共中央在八十年代《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的基础上,又于九十年代相继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以推进德育改革。在原国家教委与全国各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德育改革有了新的进展。透视九十年代高校的德育改革,具有以下一些新的特点: 一、突出强调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并武装全体大学生的头脑,把他们真正培养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为达到这一目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措施。”在原国家教委《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两课”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如何把邓小平理论作为高校德育课的中心内容? 其一,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坚持“一门为主,多门渗透”的做法,使之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两课课程体系。教育部在构建“两课”改革思路时,提出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以便完整、准确、系统地阐述邓小平理论。同时开设《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等课程,从多角度阐述邓小平理论。这一思路既可以使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而且能够体现“学马列要精,要管用”这一原则,使邓小平理论真正进入学生头脑。同时也把进行邓小平理论教育与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其二,要认真设计,精心组织,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进行邓小平理论教育的新形式和新途径。要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注意回答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帮助学生认清中国发展的大局,增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与坚定性。要大力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说服力与吸引力,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等现象,评价各种社会思潮,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 二、突出强调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中国政府一直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多样化与思想环境日益变得复杂化,更加重视爱国主义教育。1992年12月,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强调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1994年8月23日,中国政府专门颁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纲要》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要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引导和凝聚到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作贡献上来,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共同理想团结奋斗。”《纲要》下发以后,原国家教委根据《纲要》精神颁布了《关于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通知》和《关于以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为题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通知》。从指导思想、教育内容、途径、环境建设、基地建设、制度建设和检查评估等各方面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出要求。原国家教委还根据《教育法》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制订有关规章制度,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步入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与此同时,原国家教委思政司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编写了爱国主义图书资料和教材,如《爱国主义教育概论》等。在《思想道德修养》中列“做坚定的爱国者”专章并充实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据原国家教委负责人朱新均1995年11月6 日在全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经验交流暨研讨会上的讲话中称:全国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有:(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大力支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列入学校教育的计划,并摆到领导重要议事日程。(2)教职员工积极参与,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把爱国主义作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题中之义,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3)重大节庆日、 纪念日教育和平日教育相结合,课内外结合,校内外配合,充分发挥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功能和作用。(4)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使爱国主义教育经常化、制度化。(5)强化措施,保证投入, 切实保证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