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19世纪近代化过程之后,20世纪西方现代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形成并得到长足发展。20世纪西方高等教育区别于传统或近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如何把握其发展趋势?对20世纪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应作如何评价?本文拟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20世纪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划分 高等教育的规模(主要包括在学人数和各种机构数)是衡量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其量变以及量变到质变可以引起高等教育结构和体系的变化;高等教育内部课程设置的变化能够直接反映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体现出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根据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的规模以及课程设置等,可将20世纪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一)本世纪初至1945年:近代高等教育体系的最终形成与现代高等教育的发轫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主要国家的近代高等教育体系最终形成。近代高等教育始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建立的大学校(lesgrandecoles)和德国1810年创立的柏林大学。法国大学校是近代工科教育的滥觞,是国家主义和实用教育价值观的典型代表;德国大学则强调教学与研究的结合,强调大学自由地进行纯学术研究。两者分别代表了西方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两大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20世纪前半期西方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这一时期,西方近代高等教育呈现出两种较明显的发展方向,一种是学习法国模式,主要通过建立类似于法国大学校或工科院校的途径,建立注重实用性和功利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完成高等教育的近代化;另一种是以德国研究型大学为模式,强调大学的学术自由与科学研究,基本上是在改革传统大学的基础上,步入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历程。一般来说,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国家以及所谓“后发外生型”国家的高等教育,如比利时、奥地利和俄国等,多受法国模式影响;英、美等大部分英联邦国家和地区深受德国教育理念的影响,较重视大学的科学研究和大学教育的理性和学术价值。不过,值得提出的是,随着19世纪末工业化的进程,也有不少国家逐渐放弃教育的理性与学术价值观,转而追求教育的功利与实用价值,如最初以学术自由和科学研究闻名的德国大学就在本世纪初期抛弃了原有的教育价值观,成为国家的附属机构。 到本世纪30年代,随着各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最终完成,西方主要国家高等教育的在校生数和机构数都有了较大的增长。1930年与1860年相比,英国大学的在校生由3385人增加到37255人,增长了11倍; 德国大学的在校生由12188人增加到97692人,增长了8倍; 俄国大学的在校生由5000人增加到43600人(1920年达109200人),增长了将近9倍;美国大学的在校生由22464人增加到489500人,增长了将近22倍。 (注:Konrad H.Jarausch(ed.)The Trans formation of Higher Learning 1860-1930.Stuttart:Klett-Cotta,1982.) 这一时期,西方各国高等学校中的课程设置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体来看,各国都将与近代科学有关的课程或科目引入高等学校之中,减少或摈弃传统大学中的“自由教育”、特别是神学教育内容,通过开设大量近代科学或技术课程,实现高等教育的转型。到本世纪30年代初期,欧美许多国家的大学教育已不再像中世纪或18、19世纪那样,仅培养牧师、法官、律师和医生等。科学教育(包括一定程度上的技术教育)成为这一时期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并成为大多数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社会近代化的重要手段。 (二)“二战”后至70年代中期: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这一阶段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突出特征是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按照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的理论(注: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通过对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研究,认为高等教育入学率占18岁年龄组5%至15%时,高等教育属“精英”阶段,15%至50 %时,进入“大众化”阶段,50%以上则进入“普及化”阶段。),这一时期是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时期(参见表1)。 表1 1950年至1975年德、意、法、美18岁年龄组中高等学校入学率 年份 德国 意大利法国美国(20~24岁)* 1950 3.935.78 5.30 18.16 1955 4.406.23 6.07 19.28 1960 5.857.48 7.83 20.60 1965 6.108.75 8.66 21.49 1970 7.459.70 9.29 22.06 1975 18.60 24.3422.42 26.41 *如果将美国高等学校入学率中的年龄组折合为18~21岁,实际入学率要高于表中数字。 资料来源:Paul Windolf,Erpansion and Structrual Change,Higher Education in Germany,the Unites States,and Japan,1870-1990.Westview Press,1997,p.261~262. 从上表不难看出,到1975年前后,至少上面四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阶段过渡到“大众化”阶段,即高等学校的入学率超过了相关年龄组人数的15%。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变化使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目标、办学体制、课程设置和教学手段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就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课程内容或结构而言,这一时期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的最大特点是随着在学人数的激增,课程一方面日趋多样化,另一方面日益朝综合化方向发展。前者表现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相应开设广泛多样的课程,后者反映在课程设置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逐渐融合,也就是说,科学和技术教育不再像二战前那样是西方大多数国家高等教育中唯一或占主导地位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