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承受力是抵抗挫折而没有不良反应的能力。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感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即挫折承受力格外脆弱。为了对不同时期、不同年级的青年大学生承受心理负荷并化解精神压力的能力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其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我们在1994~1998年间采用同一份问卷、相同的人数(400人)、无记名问卷的形式8次对九四级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力进行了调查。 一、大学生遭遇挫折的情况 1.大学生遭遇挫折的频度、强度 表1 大学生遭遇挫折的频度、强度(%) 频 度 一年级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经 常12.6 24.126.4 20.7 20.1 19.0 17.2 17.6 一 般34.3 34.833.6 37.2 39.8 40.3 40.0 39.7 偶 尔41.7 33.035.0 37.3 34.8 36.1 38.1 37.3 几乎没有 11.4 8.155.0 4.85.3 4.64.7 5.4 强 度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很 强21.6 20.113.7 11.47.5 7.37.6 8.2 较 强31.2 27.636.1 34.0 31.8 31.4 28.3 30.5 一 般38.4 38.133.4 36.1 42.5 41.9 46.1 42.7 较 弱 8.8 14.216.8 18.5 18.2 19.4 18.0 18.6 从调查结果(见表1)来看, 大学生遭遇挫折的频度随进校时间呈抛物线型,即大学二、三年级学生遇到挫折的频率要高于大一和大四学生。有近20%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挫折较多,有75%以上的大学生较少遇到挫折。大学生的挫折强度随入校时间的增加、年龄的增长和知识能力的丰富而减弱,大学一年级时的挫折强度最强。这说明大学生挫折感的产生、强弱与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力、年龄、知识水平和结构、社会支持状况等相关。 2.大学生遭遇挫折的主要原因 表2 大学生遭遇挫折的主要原因(%) 挫折原因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 四年级 学 习 75.4 60.762.1 59.663.3 56.8 58.9 60.1 人际关系 37.1 46.152.3 51.854.2 53.6 50.4 52.6 社会期待 38.5 34.332.6 30.930.4 29.8 31.3 31.1 恋 爱5.1 14.322.6 21.825.5 23.9 24.2 18.4 社会工作 16.3 18.417.8 18.119.9 20.4 18.3 18.6 经济问题 10.6 13.417.1 17.420.3 25.7 24.6 24.8 家庭问题 12.7 14.114.6 15.314.4 13.8 13.9 14.3 评优入党 3.2 5.6 6.9 7.4 7.2 7.06.8 7.1 毕业就业 1.4 2.3 4.6 4.9 5.1 6.2 10.3 14.8 身体状况 5.6 6.4 4.3 4.9 6.2 6.85.9 4.7 从调查结果(见表2)来看, 大学生挫折感产生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类。外在因素包括家庭影响、教育者素质及教育方式、社会影响、人际关系等,内在因素包括自身生理条件、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自身的知识能力、生活的创伤、适应能力、自身阅历等。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学习、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是大学生挫折的主要原因。学习是大学生的天职,也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学习方面的问题成为大学生活的首要挫折事件并不意外。人际关系方面的障碍是仅次于学习的主要挫折事件,且随着知识的增加和年龄的增长呈递增趋势。显而易见,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不适与其说是大学人际关系复杂,大学生缺乏人际适应能力,不如说是大学生愈来愈受社会大环境“关系学”的影响,更加关注人际关系。另外经济问题也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主要挫折事件,这说明经济差别的不断加大已经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 3.大学生对付挫折依靠的主要力量 表3 大学生对付挫折依靠的主要力量(%) 依靠力量 一年级 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 辅导员17.1 24.314.7 8.6 6.1 4.2 5.4 5.6 同乡 26.3 31.730.8 28.4 26.1 30.2 34.5 32.3 家庭成员 34.7 23.119.7 20.6 17.2 20.1 18.9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