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日益临近,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年积淀下来的一些深层次、起“瓶颈”作用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漠视个性教育就是阻碍高校教学改革的“瓶颈”之一。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不仅有紧迫的现实意义,而且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正如教育部周远清副部长所说:“现在,人类已经进入到以知识经济和信息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社会发展对人的主动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学校一定要从这一高度出发,把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作为重要的教育思想,并通过各种教学环节得到落实。”(注:周远清.质量意识要升温 教学改革要突破.高等教育研究(武汉),1998.3) 二、个性教育的本质内涵 作为个性教育研究起点的个性(personality )是:“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注:姜椿芳.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京),1985.289)个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个性是指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性的综合,即个人的心理面貌。 狭义个性通常指个人心理面貌中与共性相对的个别性(Individuality),即个人独有的心理特性。 个性教育是相对划一性教育而言的。划一性教育是一种工厂化“批量生产”式的教育,它表现为无视受教育者特点,无视时代发展对人才的不断变化的需求,以僵化、一统的方式“生产”人才。而个性教育则是人性化、个人化(考虑个人的身心特点,考虑个人的天赋、特长、兴趣、爱好、志向等)、特色化(有个性特色的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谐化(个性与共性的融合)的教育。这种教育顺应了人的内在发展需求,顺应了教育的内在规律,顺应了时代对人、对教育的必然要求。 三、漠视个性教育的表现及其相应对策 漠视个性教育在高教领域主要表现如下,我们应积极探索采取一些相应对策。 1.在教育思想上,担心发展个性教育会诱发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按国内的说法是“一切以个人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思想。……它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和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表现为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唯利是图、尔虞我诈等。”(注:舒新城 陈望道.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上卷.707 )按国外的解释是“一种政治和哲学,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来约束的个人或自我。”(注:刘尊棋主编.丁伟哲等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3.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京),1986.406 )尽管我们也同样尊重个人自由,但无论是中国和外国的个人主义都是应当摈弃的。我们指的个性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如性格,兴趣、爱好等)的综合,这里的心理特征应该说是“中性”的,并不含什么“阶级”因素。当然“中性”的个性在其发展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换言之,个性的增强既可以强化其无私奉献的世界观,同样也可以强化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思想。如同教会学生电脑编程后,他既可以编出提高工效的好程序,也可以编出“病毒”制造麻烦。但后者毕竟是少之又少,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因噎废食。当然,这里还有个正确导向的问题。在现实中我们不应该片面地将个性等同于“不听话”、“爱出风头”,然后又将其牵强地联系到个人主义上。对“不听话”、“爱出风头”,也应一分为二,看到它的有利于创新的一面,正如浙江大学潘云鹤校长所说:“有人说中国人的创新能力不如外国人。其中很大的原因可能是逆反心理较差,许多问题不敢提出来。”(注:潘云鹤.面临挑战:大学的应答.上海高教研究,1997.5.10) 说到个人主义,人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美国。这是因为美国文化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个人主义。其个人主义的价值体系可表述为:人的价值最高(以个人为中心);人人平等;个人自信;尊重他人。这样的价值观促使个人拼搏向上,使美国成为世界上诺贝尔奖获奖“大户”,成为全球最具创新实力的国家之一,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但对个人主义的片面追求也产生了诸如吸毒、同性恋、枪支泛滥等社会问题。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反顾我们一些人思想中残留的“出头的椽子先烂”等抑制个性、阻碍创新的陈腐观念,在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个性教育不应该讳莫如深,而应善加引导,大力提倡。 2.在教育目的上,过分强调社会发展需求,忽视个人发展需求。 教育的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注:姜椿芳.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72)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大致上可分为两种倾向:一是强调教育的社会制约作用,主张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其代表有中国古代儒家的“修身治国”教育目的,英国F·培根、捷克J·A ·夸美纽斯等的“泛智主义”教育目的,英国J ·洛克的“绅士”教育目的。二是强调人的自我发展,主张从人的自然潜力出发来确定教育目的。其代表有法国的“J·J·卢梭、瑞士的J·H·裴斯泰洛齐、美国的J ·杜威等。我们现行的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制定的,它兼顾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两个方面,应该说是比较完善的,但我们在具体贯彻中由于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干扰,往往过分强调社会需求,忽视个人需求,某种程度上将“全面发展的人”狭隘地理解为“基本相同的人”。而马克思则认为,一方面“每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491、3.84.330);另一方面,“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491、3.84.330)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的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491、3.84.330)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对个人自由的高度重视。 在我们的高等教育实践中,总以为让学生划一地达到了毕业标准就完成任务了。但我们这些同一“模子”“铸造”出来的教育“产品”是以牺牲了众多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特长等换来的,这对高等教育来说其潜在的危害很大。如果说农业经济、工业经济需要的是千篇一律的“标准化”人才的话,那么已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需要的则是有个性、能创新的人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对爱因斯坦而言,你不让他拉小提琴可能就不会有他的相对论;对比尔·盖茨而言,你非让他按部就班地读完大学本科四年,可能也就没有今天的微软公司和世界首富了。毋庸置疑,忽视个人需求、忽视个性培养的后果将严重削弱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是一个应该思考而尚未充分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