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指身体无疾病, 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功能”,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令人乐观,在他们当中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近年来,有不少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但从总的情况看,仅仅局限于现象的调查,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对策的不多,所以山师大教育系权朝鲁、孟海兰等4人自94年起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小组,进行了为期3年的调查实验,旨在检验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有无实际效果。 二、方法 (1)调查对象:山东师范大学物理系94级3班45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17人(实验班);化学系94级4班42人:男生17人,女生25 人(对照1班);电教系94级1班42人:男28人,女生14人(对照2班)。 (2)测试材料及程序:a:首先采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分析量表,于94年10月在3个班同时进行测查, 后就测验结果在实验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b:在前次实验的基础上,于95年3月底,采用SCL—90 症状自评量表在实验班和对照1班同时测查。这次测查后, 就被试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两班进行了题为“怎样提高自信心?”“如何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怎样使自己保持愉快健康的情绪”的专题讲座。自96年5 月份开始,又对两个班同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个别心理咨询;c: 96年10月底,采用大学生健康人格问卷(UPI)对3个班同时测查,以观测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结果 结果1.对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分析的测查结果(见下表1)采用F检验对3个班的4项测验值两两进行比较,发现3个班在心理健康因素、 专业而有成就者的个性因素、创造能力的个性因素、在新的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个性因素这4个项目上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 而且从得分的总体分布看,对照1、2班的情况,还要好于实验班。 表1:3个班学生卡特尔16PF个性因素分析的四项平均分 项目心理健康因素X 专业而有成就 创造能力的 的个性因素X 个性因素X 实验班25.24 55.9177.69 (n=42) 对照1班 24.02 57.5780.29 (n=42) 对照2班 22.85 55.1081.29 (n=41) 项目 在新环境中有成长 能力的个性因素X 实验班 20.92 (n=42) 对照1班 21.21 (n=42) 对照2班 21.83 (n=41) 表2:3个班16PF个性因素每个因素的平均分 项目平均A 平均B 平均C 平均E 平均F 实验班 10.62 8.43 15.10 13.40 15.12 (n=42) 对照1班10.05 8.71 14.86 13.43 14.83 (n=42) 对照2班10.10 9.00 14.44 12.22 13.80 (n=41) 项目平均G 平均H 平均I 平均L 平均M 实验班 12.29 12.52 9.55 8.40 12.69 (n=42) 对照1班11.98 11.40 10.67 8.57 13.43 (n=42) 对照2班11.59 10.85 10.02 9.44 13.85 (n=41) 项目 平均N 平均O 平均Q[,1] 平均Q[,2] 实验班 9.29 8.5512.17 12.64 (n=42) 对照1班 9.79 9.5011.79 12.86 (n=42) 对照2班 9.34 9.6811.29 12.41 (n=41) 项目 平均Q[,3]平均Q[,4] 实验班 11.5510.93 (n=42) 对照1班13.2911.86 (n=42) 对照2班13.3712.46 (n=41) 表3:3个班16PF个性因素分析每个因素的标准差 项目标准A 标准B 标准C 标准E 标准F 实验班 3.97 2.30 4.46 3.54 4.83 n=42 对照1班 3.97 1.96 4.53 3.54 5.08 n=42 对照2班 2.92 1.71 4.21 3.00 4.50 n=41 项目标准G 标准H 标准I 标准L 标准M 实验班 3.04 4.77 2.67 2.44 3.60 n=42 对照1班 3.25 5.02 3.36 2.94 3.81 n=42 对照2班 2.90 4.41 3.40 3.07 3.45 n=41 项目 标准N 标准O 标准Q[,1] 标准Q[,2] 实验班 3.30 3.95 2.44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