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1999)01-0043-05 一、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办学模式的内涵分析 本文的综合性大学是指明确承担我国师范教育任务的两类多学科性高校:一类是指在高教体制改革过程中,有以独立设置的高等师范院校参与合并而组建的综合性大学;另一类是指从原高等师范院校生长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即大学的前身是独立设置的高等师范院校,通过扩设非师范专业或兼并其它非师范类高校而走向综合性大学之列的。 从系统观念看,一个模式试图表明系统构成过程的主要组成要素以及这些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并以相应的目标、功能、有序结构、机制来说明系统动态变化与发展规律。办学模式是在办学实践中提炼和升华出来的一个办学理论,这种理论可以用某种简约化、概括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具体地说就是在一定的办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围绕办学目标,使其系统内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并取得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发挥其办学功能。办学模式反映了办学目的和规律,在理论上有严格的论证依据,在实践中也有和理论相匹配的可行性操作手段。 构成办学模式的基本要素有:办学理论、办学目标、办学组织、办学条件、办学程序和评价体系。 办学理论是指学校办学模式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或指导思想。这一理论基础或指导思想既是独立的要素又渗透或蕴合在其它要素之中并起着指导作用。 办学目标是指办学模式自身明确的主题和目标指向。办学目标要素对模式内其它要素均起着制约作用。不同的办学目标,反映不同的办学模式,其所需要的条件、程序、途径和方法也不同。 办学组织是办学模式运作的组织体系,它规定各相关部门工作内容和上下级关系来明确责任和职能。 办学条件是指达到预计的办学目标,使模式得以运行并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人、财、物以及技术手段等)。 办学程序是办学目标的操作实施过程,它依据办学目标而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能够灵活调控的运行机制,明确规定办学过程和每一过程应完成的任务。 评价体系构成办学模式以及使该模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以办学目标为依据,对办学成果,办学过程和条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获得的反馈信息进行调整、修补和再设计。 办学模式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诸多要素所构成的一个系统结构,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是否协调、和谐有序,都制约办学模式结构功能的发挥。因此办学模式的建构必须要使各要素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优化组合、和谐运转。 本文要讨论的是我国这两类综合性大学办师范教育的问题。即如何在把握国际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大背景下,从综合性大学特定的办学环境出发,以一定的办学理论为指导,围绕特定办学目标,对师范教育办学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办学条件、运作程序等进行选择和有机整合,以实现办学功能和办学目标,从而探索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办学新路子,为重构我国师范教育开放式新颖体系积累宝贵经验。 办学模式是一个系统概念,具有特殊功能和运行规律,对其研究能使我们以系统论的观点把握它构成要素和要素间的关系,把握要素间组合及其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整体性的设计和实质性的改革,不再局限于忽视全面的一招一式的替代、改正或修补;能使我们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论认识,有利于及时准确地把握时代发展对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从不同学校特定的办学环境出发,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模式。 二、建构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办学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国师范教育发展正处于关键时刻,其重要方面在于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变化。 自1949年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幼儿师范学校、中等师范学校、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和高等师范大学的师范教育体系,它们分别独立设置,自成一体,已形成“封闭式”、“定向型”的教育模式。从近50年的发展实践看,这些学校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各类师资人才。我国教育事业之所以取得如此重大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师范教育的发展。进入90年代以后,在目标指向21世纪的过程中,特别是现有的高等师范教育体系在发挥时代所需要的师范教育功能与作用上似乎已显得不如过去迅速。这种“封闭式”的师范教育体系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中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管理体制条件分割,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各行其是,高师院校内部已显示了很大的发展惰性,适应社会经济体制的转换能力不如其它类型的高校,其外在发展的空间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等等。现行的封闭式师范教育体系还造成社会上教师来源渠道的单一性和教师过强的职业安全感,这与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教师来源渠道多元化以及形成必要竞争不相适应。要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师资,适应当代科技、经济和教育发展的要求,原有的师范教育体系必须逐步打破,必须增强师范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为此提出了指导方向:即改变单纯由师范院校培养培训师资的局面,逐步形成以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为主体,充分发挥非师范院校培养培训师资的作用,定向与非定向相结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沟通的新格局。事实上最近几年来本文所指的综合性大学与其它非师范高校一道,承担着国家大约20%的高师教育任务,为重建我国师范教育新体系已作出了相当程度的努力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