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素质教育是目前高等教育界关于教育思想大讨论中的热点问题。那么,加强素质教育是如何提出来的,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怎样加强素质教育,或者说实现素质教育的途径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开展素质教育较早、较好的军队院校和地方高等院校,听取了他们关于素质教育的情况和经验介绍,感慨良多,受益匪浅,由此也触发了我们多方面的思考。 一 为什么强化素质教育成为近几年教育思想大讨论的热门话题?国家教委有关部门及一些院校的学者认为,全面推进和深化教育改革尤其是高等教育改革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强化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客观要求。 现代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学科之间既高度分化,又互相渗透、日趋整体化的特点,数学化的要求也日趋明显。一方面,学科分支日益精细,另一方面,纵横贯通、宏微兼顾、文理结合的新兴学科日益增多,形成了各种大科学。数学手段、尤其是电子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使自然科学的研究大为改观,而且使社会科学的研究面貌焕然一新。这种现代科技与生产发展综合化的特征,反映到高等教育中就是专业课程的综合化,使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具有解决复杂课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 高等教育专业课程综合化已为许多国家所重视,美国甚至以政府法令形式将课程的综合化予以确立。1991年,美国政府颁布了关于发展高等教育和提高专门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案,要求在课程改革上打破原有的课程界限及框架,实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创设新型的综合课程。日本筑波大学把综合科学纳入教育计划,重新组织课程内容,以加强课程的综合性。这些都引起了国际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随着综合化教育的实施,今后高等教育必然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的结合,并以素质教育为主,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营造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最佳教育、教学环境。专家认为,当前的教育改革,切中我国高等教育时弊,强化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强烈呼唤。从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看,我们对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第一,长期以来,我国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定位在“高级专门人才”上,强调专业设置与实际工作岗位的一一对应关系,试图把大学生培养成从事某一部门工作或完成某一岗位职责的专门家。这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特定条件下有其必要性。但是,这方面确实存在问题。专业划分过窄,知识分割过细,学习自然科学的对哲学社会科学不甚感兴趣,学习哲学社会科学的对自然科学又知之不多,换句话说,理工科的学生缺乏一种人文精神,文科的学生缺乏一种科学精神,就总体而言又都缺乏一种艺术精神。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名物理系的学生问一位著名教授:“我们为什么不能贡献一个爱因斯坦,或贡献一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这位教授的回答是令人深思的: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爱因斯坦,除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因素外,爱因斯坦本人所具有的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深沉的哲学气质也是其中两个原因。就艺术修养来说,爱因斯坦酷爱巴赫、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乐曲,小提琴拉得很好。也许有人会问,古典音乐同爱因斯坦的物理学成就有什么内在联系呢?这种联系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古典音乐体现了绝对和谐和绝对美,它同大自然的和谐以及物理理论的和谐确有相通之处。在一定意义上讲,一个懂得并能欣赏音乐绝对和谐绝对美的物理系学生,比不懂得音乐的物理系学生似乎具备一种得天独厚的直觉、敏感和特质去发现宇宙的和谐结构。 爱因斯坦身上所具有的深沉的哲学气质,对于造就他的物理学成就也许更为重要。爱因斯坦在十三岁就阅读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在大学还专门研究了《科学思想理论——康德哲学》。他对作为物理学基础的力学的批判,他力图从具体的、个别的结果得出普遍的结论,他从一开始就把物理学理解为从概念上去把握外部实在世界的一种努力等等,都表现了他所具有的哲学气质。哲学同自然科学的不解之缘所结下的果实,我们从普朗克、玻尔、海森伯的成就中都能寻觅到,《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批判力批判》,象一把把锋利的精神斧凿,打开了他们感受自然与人生的一个独特而深层的精神通道。 总之,只有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物理世界进行哲学思考的立体型物理学家才有可能成为爱因斯坦。对比之下,我们的大学培养出来的某些理工科学生最大的弱点就是缺乏这种合理的、科学的、立体型的知识结构,缺少一种“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的胸怀和气度。因此,我们的成绩多半是个别的、局部的、修修补补的,而不是观念上的根本突破,不足以改变一个学科的结构。 无独有偶,一名哲学系的学生也向一位著名教授提出了一个问题:当代中国还能贡献一个孔子吗?难道我们只能成批生产标准尺寸的哲学工作者,而不能再贡献几个具有世界意义和影响的大哲学家吗?这位著名教授的回答也是令人警醒的。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我国哲学教育和研究中所存在的两种偏向。 一是将哲学完全等同于政治。这个恒等式在许多人的头脑中扎下了根。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政治作为一门学科(政治学),它应该隶属于哲学,或者说,哲学大于政治学。政治学在东西方文化传统中历来就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在今天,唤醒人们对真正哲学的关注,为真正的哲学恢复名誉,实在是一件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和不可等闲视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