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高教理论研究应有的合理取向 众所周知,一门新兴学科能否得到认可依赖于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能够解释和解决这一领域中的现实问题,为社会实践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二是要有相对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就这两个条件来衡量我国发展迅速的高等教育学科,不难发现几乎两个条件都不完全具备。原因如下:一是高等教育学科一开始就是以普通教育学为蓝本建立起来的,其专业术语、理论体系、以及研究方法带有普通教育学的痕迹。从学科性质上讲,教育学属应用性学科范畴,作为其二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具有更明显的应用性。虽然作为母学科的普通教育学原先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基础教育,但其已有的许多基础理论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学尽管存在着许多自身特有的基本理论需要探索,但客观上普通教育学已经为它奠定了较为厚实的理论基础。目前学科发展的主要任务应是着重于应用性理论研究,积极在高教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寻找课题,力求以应用理论研究的成果构筑体现自身应用学科特质的体系。二是随着80年代新兴学科的不断涌现,这些学科的研究起点、逻辑构架、基本观点甚至语言形式也启示着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学者,力图尽快建构起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三是人们普遍认识到新兴学科建立的价值意义。高等教育在我国起步虽晚,但也有近百年的历史。建国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总结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揭示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不仅能丰富教育基本理论的内涵,提高教育基本理论水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研究者的角度上讲,新兴学科的尽快确立,也能使他们的学术地位得以提升和认可。而且较早从事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并积极倡导学科独立的人,大多数是在普通教育学研究领域颇具学术声望的知名学者,赖于他们的努力高等教育学科才能以最快的速度确立并得到承认。 与我国所不同的是,国外的高等教育研究是伴随着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尽管国外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但从开始到现在仍只是作为问题领域,并未急于建立被人们所承认的学科体系。也许正是由于我国学者认识到学科体系存在着“先天不足”,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才形成了很强的“体系意识”,致使不少人将研究的注意力过多地集中于建构体系,而忽视了对本领域内现实问题的研究。当然,加强学科体系的研究和建构也十分必要,这将有助于学科的成熟和发展。一些学者将研究的兴奋点定位于如何建构学科体系,关注学科的逻辑起点、内在体系亦无可厚非。确实需要一些在多种领域中理论功底比较深厚的学者进行严谨的基本理论研究,以建立严密的、科学的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体系。我们认为,高等教育学科研究与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合理取向应是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如果撇开高等教育具体问题的研究,高等教育学科的理论体系或逻辑体系无疑便成了无根基的蜃楼。 长期以来理论研究工作者深受传统学术思想的影响,在研究取向上存有偏差:习惯于坐而论道,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脱离现实的“阳春白雪”,甚至故意将原本简单明了的概念和内容复杂化,追求新奇的形式或晦涩的词章;有的由于晋升职称或其它方面的需要,急功近利思想严重,较少关注所研究、所发表论著对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实践是否具有指导借鉴意义;有些理论工作者缺乏敢于直言的学术勇气,一心忙于追“风”赶“热”,失去了自己独立的学术个性。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中所存在的种种不良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理论的发展,使理论陷于贫困和空乏的境地。而要提高理论水平,理论研究者就必须面向实践,重新确定合理的理论研究取向,彻底改变过去那种脱离实践“闭门造车”的学风和从理论到理论,囿于概念游戏的研究模式;走出书斋,深入到高教改革实践的第一线,注意倾听来自实践工作者的呼声,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选择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创造性因地制宜地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注意总结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从中概括、提炼出有科学价值的基本理论,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二、加强中介性理论的研究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必须服务于实践,这是理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但是,理论一旦形成就有其相对的独立性,理论服务于实践的过程也不是直接的,它必须经过一系列具体化的转化环节,渐次递进于实践。而且实践对理论指导的需要层次不同,既有高层次的也有低层次的,既有思想观念的又有操作技术的。所以理论研究也要在各个不同层面上深入展开。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应在以下三个层面上进行:一是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只有加强基本理论研究,才能从根本上回答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实践中提出的许多重大的现实问题。基本理论往往是通过促进实际工作者思想观念的转变而影响其实践的,基本理论发挥作用的方式是深层的、隐性的;二是应用性研究。如前所述,高等教育研究以应用性研究为主是其学科性质所决定的,只有通过各种类型的应用性课题研究,高等教育理论才可能与各方面实际工作发生最广泛的直接联系,使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更加密切;三是操作性研究。一种理论能否在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服务作用,关键要看它有无一套可操作的方法体系和评估指标体系。我国现有的高教理论因缺乏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方法体系和评估体系,才影响了服务实践、指导实践的深度和力度。操作性研究绝不像有人所说的是“雕虫小技”,它往往与先进的教育思想相联系,是关系到理论能否在实践中奏效的重要方面。加强操作性研究,有利于切实培养和提高实际工作者的能力,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一般意义上说,应用性研究和操作性研究都属于中介性理论研究范畴。如高等教育规划与战略研究、预测研究、政策法规研究、决策研究、评估研究、运行机制研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