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育民主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当今社会,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已走出精英阶段而逐渐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使更多的人有机会上大学,但它本身并不能消除不平等现象。教育机会权利的均等同实际受教育的平等不是一回事,其中还存在许多复杂因素。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使教育机会增多 在前工业社会,上学几乎没有什么实际用途,只有少数有时间有金钱为了修心养性而修心养性的人才去上学。作为教育最高层的高等教育更是如此,几乎完全是远离世俗的学术象牙塔,少数“精英者”聚集于此为“真理”而求真理。然而,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出现,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普遍的正规学校教育逐渐成为一种必要,高等教育也不再为少数人所独有,而是逐渐面向大众,逐渐大众化。所谓“高等教育大众化”,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阶段,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rtin Trow)曾按总体规模将高等教育依次分为英才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普及高等教育三个阶段,他认为大众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的15%—50%(英才阶段,入学率低于15%;普及阶段,入学率超过50%)(注: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3册,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与英才高等教育相比,大众化高等教育有下列特征:①高等学校数量增多,高教入学人数比率达到相当程度(如马丁·特罗所说的,达到适龄人口的15%—50%)。②高等教育的科类、层次、形式多样化,如短期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等等,高等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以前那种单一的正规大学。③上大学不再是少数“精英者”的特权,普通大众也可以进大学。④上大学也不再是青年人的特权,如美国高校学生中,23岁以上的占了40%左右,特别是公立的短期大学,学生平均年龄往往超过30岁。 高等教育大众化究其原因,从社会角度看,高度工业化的社会要存在下去,就必须有大批有技术有文化的人。而且由于知识迅速发展,社会变迁速度加快,也造成了许多崭新的经济角色。高等教育应此需要,转变自身职能,开始承担新工业所需要的职业训练任务,于是开始面向大众,不再是纯学术的象牙塔。从个人角度言,如果人们想充分完成他们的角色,就需要获得专门的知识和本领,教育文凭在竞争理想的职业和高收入方面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手段,所以每一个公民也都力求接受较高等的教育。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与教育民主化运动有关。二战以后,“教育民主化”呼声加强,人们希望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并通过教育的均等最终实现社会的平等。 事实上,国外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的过程确实体现了教育民主化的思想。高等教育大众化思想可以最早追溯到美国的赠地法案。19世纪60年代初,美国总统林肯签署赠地法案,随后建立了一批土地赠予学院,使高等教育与普通大众联系起来。“大众化”作为一种运动是二战以后的事情,社会的发展、技术的需求、民主化运动,以及“人力资本”理论及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70年代,美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增加了76%,英国、日本、法国也都增加了30%以上。1985年,美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占入学年龄组人口的比例已达到57%,加拿大约为55%,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等都达到或超过30%(注:转引自冒荣:《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市场经济》,《高教研究与探索》1994年第2期。)。 高等教育大众化增加了教育机会,使更多的人可能上大学,这相对于英才高等教育是一个伟大的进步,它更符合公平原则,这是因为过去上大学主要看家庭地位与阶级,在牢固的身份制羁绊下,几乎不存在根据能力来竞争的可能,而且由于大学主要是纯学术的象牙塔,也只有有闲阶层才有上大学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大学也便似乎专门为特权阶级服务。而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阶级和地位不再那么重要,大学的选择主要根据学识和能力,中下层子女可以经过平等竞争上大学,并进而重新选择社会地位和角色,获得较理想的职业和收入。 二、大众化并未消除机会的不均等 整个五、六十年代,西方高等教育都处在迅猛发展时期,人们乐观地以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可以消除那种根据社会背景所造成的学生分布不平等的情况,可以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并进而实现社会的平等。然而从60年代后半期起,人们却逐渐发现无论怎样扩大高等教育,不同人群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仍不相同,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 美国虽然一直不忘“教育机会均等”,也曾通过颁布一系列有关法令和法规,试图解决不平等问题,如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1972年的“基础教育机会补助法”等,特别是60年代联邦政会发起的一场向贫困宣战的运动,使得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中期对穷人的救济大幅度增加,然而时至今日,这一问题并未得到解决,贫富差距继续扩大,教育费用则居高不下,高等教育不平等现象仍很严重。所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研究所得出这样的结论:美国的这个昂贵的教育制度主要是为上层阶级服务的,对于广大的下层阶级来说,教育的选择权几乎不存在(注:郑海燕:《美国的教育危机》,《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