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95年1月,在我校召开的第一届学生工作理论研讨会上, 我们首次提出了将上海师范大学建成“十无”校园的口号。这“十无”是:墙上无脚印和球印;地上无痰迹和果皮纸屑等垃圾;桌上无乱刻乱写之痕迹;食堂无插队现象;公共场所无吸烟现象;无打架现象;男女同学交往无不文明现象;无不关水龙头和电灯现象;宿舍熄灯后无高声喧哗现象;无违章使用电器和破坏绿化、公物等现象。创建“十无”校园的目标确定后,如何把它变为现实?我们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以活动月作为创建“十无”校园的载体 创建“十无”校园是一项应长抓不懈的工作,三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停顿过,在此基础上,我们每年还要搞一至二个创建“十无”校园的活动月,每个活动月都提出明确的主题和要求,以掀起一个个高潮,推动这项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1995年3月至5月,我们推出了历时50天的第一个活动月——“清洁校园活动月”,这个活动月主要达到二个目的,一是大张旗鼓地宣传“十无”,二是摸索创建“十无”的经验。此活动月拉开了我校创建“十无”校园的序幕。第二个活动月在1996年3月至6月,历时80天。这次活动月主要解决校园白色污染、教室墙上脚印、食堂用膳插队等三个问题。安排在1997年3月至4月,历时30天的第三个活动月的主题是“净化”、“美化”校园。为响应中央文明委和团中央、国家教委发出的关于“讲文明,树新风”的号召,1997年9月至10月,以“创十无校园, 树师大形象,迎八运盛会”为行动口号的第四个活动月又热火朝天地展开了。这个活动月由整治校园周、整治教室周、整治宿舍周、优质服务周、赴社区宣传活动周等六个阶段组成,历时50天。1998年4月至5月,以“创十无校园,建文明之家”为主要内容的,历时30天的第五个活动月在宿舍的基础文明建设方面打了一场攻坚战。 搞活动月的好处是创“十无”校园有了一个抓手和载体,能形成一定的声势,并能集中力量解决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活动月就如战役,随着一个个战役的告捷,“十无”的目标在逐步靠近。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建“十无”校园的舆论环境 为了让全校师生都了解“十无”,明确创建“十无”校园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并积极投身到这一活动中去,在创建“十无”校园活动中,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 1.层层动员。每次活动月开幕时,我们都要分别向中层干部、学生干部、全体学生和全体教职工进行动员。此外,我们还利用周三下午的政治学习时间,由总支副书记、辅导员向全体学生宣讲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讲祖国优秀传统道德中修身养性的内容。 2.拍录像片。宣传部和电教中心曾联合拍摄过二个专题片:《呼唤清洁的校园》、《明日教师,今日做起》,前者将发生在师大校园里的“十有”现象曝了光,在组织师生观看时引起了较强烈的反响,激发了大家创建文明校园的责任感。后者反映了师生创建“十无”校园的过程,该片增强了大家创建“十无”校园的信心。 3.编“十无”歌。我们请本校中文系的教授把“十无”写成了歌词,选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旋律让学生学唱,并请音乐系的学生灌成录音带由广播台播送,使大家通过歌声把“十无”牢牢地记在心坎里,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 4.用书信形式宣传。根据创“十无”的要求,我校14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曾联名给大学生写信,呼吁:“为人师表,从清洁校园开始”,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曾发布“告全校师生员工书”,另外,每次活动月开始时,团委和学生会都要向学生发倡议。这些书信都由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宣读到班级,或通过团支部宣传到每个同学。 5.征集宣传用语。我们曾向师生员工征集到数千条创建“十无”校园的宣传用语,我们采用专家评审和群众投票相结合的方法评出了具有深刻内涵和富有号召力的十条最佳用语。如:明日教师,今日做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境不清何以清心灵;师大是我家,清洁靠大家;清新的校风,从“十无”开始;“十无”不是让校园一无所有,而是让精神更加富有;遵守七不规范,创建十无校园;文明社会十无做起,十无规范从小做起,模范公民从我做起。我们将这些宣传用语都刊登在校报上,并张贴在校园里。 6.组织宣传队。团委和学生会在每次活动月中都成立“十无”宣传队,组织团员、青年在学校的主干道、食堂等公共场所散发宣传资料,广播宣讲。不仅如此,他们还深入到附中、子中、附小、夜大学、民工、家属区这些易被遗忘的角落进行宣传。 7.签名承诺。为了使广大师生能更加自觉地投入到创“十无”校园的行列中去,我们组织了签名承诺活动,一万名大学生和教职员工郑重地在印有“告别传统陋习,拥抱现代文明”口号的巨大横幅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签名仪式气氛之热烈、场面之壮观令人赞叹。 除了采用上述七个途径外,我们还充分利用校报、广播台、闭路电视、宣传橱窗、黑板报等传媒对“十无”进行宣传,并将创建“十无”校园的要求写进了学生手册。通过以上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创建“十无”校园的目标可以说已经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们认为宣传工作十分重要,它可造成一种强大的舆论环境,起到一种导向作用,使外界的带有强制性的要求内化成人们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