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号]G40.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1999)01-0094-0098 高等教育经费短缺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是一个经济处于发展中的大国,需要用极其有限的资金兴办世界上最大的教育。目前,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还未达到额定指标的下限,因此,国家不可能全部承担发展相对过快的高等教育经费。那么,如何才能保证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呢?本文试就这一问题略作分析。 一、国家财政拨款是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 我国现有一千多所普通高校,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是依赖政府的财政拨款。由于党和政府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视,自70年代后期以来,大大地增加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使得高等教育投资的绝对量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为了保障教育投入的稳定增加,国家在财力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已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优先增长的内容明确地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决心。 近些年来,国家各级财政在依法保障和不断完善教育投入主渠道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从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或绝对量来看,有较大和较快的增长。但是,自1986年以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的增长速度,却明显放慢,1991—1996年,依次为2.85%、2.75%、2.52%、2.52%、2.46%、2.44%(注:《中国教育综合统计年鉴(1994年)》,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995年数据引自谈松华《我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若干趋势》一文, 《中国教育学刊》, 1997年第4期。1996年数据引自国家教委《1996 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呈逐年下降趋势,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的到本世纪末这一比例要达到4%的要求相差越来越远。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产生了尖锐矛盾。 从1990 到1995年,我国地方所属高等学校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各年度依次为3101.78、3429.87、3874.98、3894.63、4058.19、5442.09元(注:刘扬:《对我国目前利率水平的衡量》,《中国国情国力》,1995年第11期。),1995年比1980年(1752.38元)增长了3.1倍,与1991年相比,却仅增长1.57倍,而1991年到1994年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3.4%、6.4%、14.7%、21.7%(注:谈松华:《我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若干趋势》,《中国教育学刊》,1997年第4期。)。可见,1991 年后所增加的有限的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建投资,实际上是大打折扣了的,因为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自1980年开始,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十多年间,高校生均拨款额几乎没有增长。为了保障学校教育工作的正常运转,各高校不得不将事业费中的绝大部分用来支付教职工的工资和基本的生活福利,甚至停购必备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放弃学术交流活动,放慢事业的发展速度。与此同时,一些高校不惜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腾出相当一部分人员和精力去搞创收,然后用创收所得去填补教育经费的缺口。尽管各种各样的创收活动在短时间内确实缓解了学校经费困难,改善了办学条件,解决了教职工的部分生活问题,但是,这种短期行为的后果,严重地冲击了学校正常的教学次序,涣散和搅乱了人心。为了争夺生源,校与校、校内系与系之间互打“情报战”,互挖墙脚,严重污染了教育环境、损害了高校形象。难怪某大学校长感叹:“经费不足是学校问题的万恶之源”。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世界各国衡量教育投入水平的最重要指标之一,而教育投入水平与经济发展速度又呈正相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于1981年提出了人均GNP与教育拨款在GNP总额中所占百分比的关系为“最佳匹配”,即在现实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考虑教育投资时,能使教育事业发展到可能的最高程度。那么,国家经济建设可以获得最佳的人力资源,进而获得更快发展。“最佳匹配”表现应是怎样的呢?一般说来,人均GNP分别小于200、300—500、500—1000、2000—5000和大于5000美元时,教育拨款在GNP总额中所占的百分比应分别为3.3%、4.2%、4.4%、4.5%和5.8%。 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教育投入水平滞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远未达到最佳匹配的要求。1994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46616亿元,人均GNP为435美元, 但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却仅为1174.74亿元,占GNP的比例为2.52%,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4.32%)。 这说明造成教育投入占GNP比重明显偏低的原因, 不是国家经济实力不足,而是国家财政收入未能与国民生产总值同步增长、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支出比例太低和政府宏观调控职能转变滞后的问题。其中,各级人大无法对教育预算实行有效的监督,事权与财权长期分离的教育经费管理体制,是政府不能依法保证教育投入的直接原因。 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是解决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的必然途径 高等教育是投资较大的事业,日益增长的办学费用和摇摆不定的资金来源,几乎在全世界范围内使高等教育面临很大的财政困难。但是,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并未因此而陷入困境,相反,却在多渠道筹措经费的过程中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程度较低,大学毛入学率小于5%, 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与国家集中财力优先发展中小学教育所产生的矛盾,将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存在。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在保证国家财政拨款主渠道的同时,建立起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投入体制,以保证高等教育经费的实际增长和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1.实行高校收费制度 我国从1994年在47所高校试行招生并轨制度改革开始,至1997年在1050所高等学校全面铺开,标志着长期以来国家包揽高等教育全部经费的历史已经结束。本来高等教育就是非义务教育,实行高校收费制度比免费制度更有利于提高教育效率,在理论上也是说得过去的。免费意味着所有纳税人都在为受高等教育者支付成本,而享用21%(1994年)的财政教育投入的大学生只占全国适龄青年人口(18—21岁)的4.6%,显然失去了社会公平与合理性。相形之下,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享有的公共教育经费则极为匮乏。中小学生生均经费支出远低于大学生生均经费支出。1995年我国大学生的生均经费为5442.09元,而中学生的生均经费则为561.86元,小学生的生均经费为265.78元。也就是说,1995年一名大学生的生均经费相当于9.7 名中学生和20.5名小学生的生均经费。 我国大学生的相对培养成本大大高于发达国家(1.9倍),也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7.5倍)的水平(注:谈松华:《我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若干趋势》,《中国教育学刊》,1997年第4期。)。因此,高校实行收费制度, 有利于理顺各种经济成份在教育投入中的关系,有助于社会确立“谁受益、谁投资”的高等教育的成本负担意识,有助于提高高等教育和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大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助于保证政府集中财力发展中小学教育,特别是优先发展农村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育和资助贫困学生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