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号 G640 1 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与可持续发展人才 可持续性发展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发展观和发展战略,其基本涵义是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持续发展能力,即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进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不要超过支持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致损害子孙后代满足需要之能力的发展”[1]。这种观点把发展理解为人类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持续、整体、 协调、平等的运动过程,提出当代人的发展要考虑后代人的发展,自我的发展要考虑他人的发展,目前的发展要考虑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只有人获得了可持续性发展,才能最终促成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这种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应该是在发展中能较好的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热爱祖国,道德高尚,富于个性,人格健全,知识能力结构合理又富于人文、科学和创新精神的人。 2 高等教育改革与人的可持续发展 人的可持续性发展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研究课题。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它一方面通过培养各类专门人才来满足社会的需要并推动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要满足个人享受发展的需要,即让人在掌握维持生存的基本能力的同时,享受快乐、幸福和自由,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可以说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不同专业和层次的人才的发展状况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都在致力探索把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的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则是如何为新世纪培养新型人才。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高等教育要培养的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并能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新型人才,应该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要求高等学校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摆脱急功近利的短视眼光和短期行为,树立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大教育观。 2.1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健全人格 高等教育要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应在重视自然科学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科学知识的教育。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树立全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那种与自然对立,无穷尽地向自然索取的世界观为人类与自然平衡、协调的世界观;改变那种向他人索取,在他人的挫折和痛苦的基础上来实现自己成功的生活观为注重人的精神享受,与他人和谐相处,提升人性的生活观;改变那种物质消耗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的价值观为尊重关心后人,公平对待自然、环境的价值观。这种充满人文理性的观念的形成,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我们知道,自然科学的作用重在教人求真、求实,人文科学的作用则更重于教人求美、求善。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工作方法和研究方法,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信仰;而人文科学知识教育,则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水平和精神境界,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形成较为全面、理性的价值观、生活观、世界观,和谐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人文理性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应注意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两者不能偏废。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因过度的专业化、职业化,轻视人文科学知识教育,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实际上已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许多人的素质,尤其是专业素质浅薄,缺乏起码的社会知识经验,一些人只会迷恋和满足于感官、物质享受,精神生活空虚贫乏,有些人甚至做出一些丧失国格和人格的事来。有些外国学者评价中国的留学生时,说有些留学生abc很好,xyz不错,也懂得美元英镑,但就是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其他一些国家也因为忽视了道德、理想、情操的教育,使得社会发展遇到严重的障碍,主要表现是人的理智与感情的割裂,科学技术的片面利用。正如资料所表明,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极大地促进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与军事化、战争、生态环境恶化等现象联系在一起[2]。事实证明, 忽视人文科学知识教育,必将导致人的素质下降乃至整个社会的庸俗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讨论会上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工业化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损人利己动机的驱使,对为社会服务和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感越来越没有兴趣,恢复具有早期时代特征的关心价值观已势在必要。”会议提出了“学会关心”的主题,认为教育的使命,是教育青年一代从只关心自我的圈子里跳出来,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和生态利益[3]。因此, 高等教育在继续重视自然科学知识教育的同时,应加强人文科学知识教育,致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使两者相互融通,相互影响,培养健全人格。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首先要增加人文学科知识在教学内容中的比重。每一个大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应具备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基本修养。现代科学的综合化趋势,使得任何一个重要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人文知识的参与和融合。为此,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开设文史哲方面的课程或实行主辅修的制度,要求学生修满一定学分的人文学科或选择一门文史哲方面的辅修专业,尽可能使道德、审美、精神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同步。在强调学习人文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行为训练,要让这些知识内化为每一个学生自身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总之,要让学生有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文化修养和人格修养,最终造就能享受人生快乐、自由和幸福的全面发展的人。 2.2 加强个性教育,促进和谐发展 人的发展过程既是一个社会化过程,也是一个个性化过程。但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却总是偏向于强调共性的部分而忽略了个性的地位,这与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相悖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是以人为本位的,它改变了传统工业文明中见物不见人,使人沦为物的奴隶的错误认识,要求正确的对待人,恢复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并十分重视人的潜能的发挥。因此,强调人的主体地位的教育就应对人的差异性、独特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给予充分的尊重,并能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能力等加以引导,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其主体活动能力,最终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均衡的发展,避免产生人与我、身与心、理智与感情的割裂。日本有学者提出教育的意义首先就是使受教育者的精神和心灵富有;其次是成功;再次是开发劳动者的技能,胜任并出色地完成工作。这里把人的精神和心灵富有放在首位,充分体现了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