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大学生素质优劣的重要指标,加强能力的培养是各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也是提高高等学校培养人才质量的关键。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美国高等学校近年来在培养大学生能力方面的一些成功做法,并揭示其对我国高等学校正在进行的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高等学校培养大学生能力的若干措施 课堂教学依然是美国高等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能力的培养。美国许多高等教育专家认为,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关键在于高素质的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把学生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学习,促使他们能力的不断提高。 1、通过课堂讲授来培养大学生的能力。美国学者普遍认为:“所有真正的学习都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它需要运用头脑,不仅仅要靠记忆。它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承担主要的角色,而不是教师”。(注:[美]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厄内斯特·博耶著《大学——美国大学生的就读经验》徐芃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他们在实践中也认识到:“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时,能学到更多东西,(注: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全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45页。)因此他们强调高等学校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活动,认为这是保证课堂讲授成功的关键,也是提高大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前提。美国高等学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一上课立刻就讲课程内容,而是先简明扼要地介绍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在工农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所具有的实际意义,以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美国高等学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照本宣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让学生拼命记笔记,而是简要地介绍所讲内容,留出很多时间让学生阅读、思考和提问,让他们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既要让他们获取某一学科的知识,又要让他们通过动手动脑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创造者。下面是美国西部一所公立大学的教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成功实例: 这位美国教授本节课讲的是欧洲历史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法国哲学家的著作对18世纪开明君主的影响。这位美国教授在简要介绍了法国哲学家主要著作的内容后,向学生提问:“伏尔泰和狄德罗是否主张彻底改造社会?” “不是的,他们只主张以某些方式进行改良。”一个学生回答说。 “用什么方式呢?”教师追问道。 “使它变得更合乎理性。”一个学生不加思考地回答道。 教师对学生没有深入问题本质的回答不满意,马上追问道:“如何使人变得更合乎理性呢?” “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回答道。 教师又提出:“启蒙运动的作家们是否主张普遍的大众教育?” “不,他们还是赞成贵族教育。”一个学生回答说。 教师马上又追问道:“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积极地翻阅教科书和有关资料,认真思考,最后得出他们认为是正确的答案。(注:[美]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厄内斯特·博耶著《大学——美国大学生的就读经验》徐芃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6-137页。) 在美国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是非常随便的,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不举手就打断教师的讲授或谈话,提出优点和自己独特的观点,而教师则必须耐心地听取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而指出这种观点的不足,提出供学生参考的答案。许多美国学者认为高等学校的教师不应只是知识输出者,“应该是起‘催生’作用的助产士,耐心地去鼓励学生,指导他们,在课堂上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思想,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的人”。(注:[美]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厄内斯特·博耶著《大学——美国大学生的就读经验》徐芃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6页。) 美国高等学校教师在课堂讲授结束前,往往要布置一大堆参考书,让学生课后阅读,以巩固或扩充知识,并为下次上课做好必要的准备。 2、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堂讨论。美国高等学校的教师在上讨论课前,就把讨论的主要内容告诉给学生,让学生在上课前查阅有关资料,为上好讨论课做好充分准备。 由于课堂讨论的内容是本门学科的重点和难点,又往往是大学各类考试的主要内容,因此学生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充分准备,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讨论。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性,既能使他们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因而,这种方法仍然是美国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方法,在美国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中非常盛行。下面介绍一位美国大学教师运用讨论进行教学的实例。 这位教师认为一个成功的课堂讨论,关键在于选择有价值的可供争论的问题。他在介绍美国移民和土著印第安人的战争时,就向学生布置了“如何评价美国移民征服北美土著印第安人的历史意义”的讨论题目,让学生在课下准备。上讨论课时,这位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扮演两种不同的历史角色(如英国人和土著印第安人),鼓励双方完全忘记此时此地自己的真实身份,运用强烈的历史感去理解各自的历史角色。学生在课堂讨论时先由一方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如英国人征服北美土著印第安人带来了北美的经济繁荣和人类文明,也促进了土著印第安人由野蛮的民族向文明人的转变,即侵略有功论;然后由另一方扮演的印第安人的学生反驳这种侵略有功论,认为它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历史性的灾难,再由学生双方争论。这位美国教师在学生争论的过程中,把全班学生的观点,分两组列在黑板上,便于学生及时跟踪和记录双方所争论的问题,使学生通过争论得出他们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结论,教师在学生讨论结束前要对学生讨论的情况进行简要的总结,向学生介绍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并说明这种观点成立的理由,供学生们参考。(注:见洪朝辉《我在美国当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主办《美国大观》1997年8月版,第32-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