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八十年代末期,我国高教界一些研究者探索过大学生需要结构及其特点。至今,十年已逝,经济体制改革引起了我国各个社会领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作为青年中文化层次较高、心智更为敏感的一个群体——当代大学生,他们的需要结构是否也受此影响发生了变化?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与八十年代末比较,变化是什么?这些,即是本次研究试图探明的问题。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上海、成都、重庆三市六所高校(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联合大学、四川工业学院、西南师范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为使样本具代表性,本次取样兼顾了沿海地区与内地城市、综合性大学与专门性高等学校的样本数,包括理工科、文科、师范专业的一至四年级大学本科生(见表1)。共发放问卷640份,回收有效答卷588份,所有数据的效度检验、等级排序和相关性研究使用了教育统计SPSS/PC+软件。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当代大学生需要结构的一般模式和个体差异 对588名大学生的18种需要强烈程度等级排序进行统计,求出平均数值后按18~1等级排序,数值越小表示该需要越强烈,数值越大则排序靠后,表示该需要越弱,以此类推。我们将本次调查结果与八十年代末的数据作比较,列表如下(详见表2)。
以上统计资料表明,九十年代末我国大学生需要结构的一般模式为: (1)优势需要与非优势需要 调查得知,大学生对问卷所列18种基本需要的强烈程度选择,个体间差异较大,排序不平衡,但从总体范围内来看,却有非常稳定的倾向性。我们沿用八十年代末的提法,将大学生需要强度最靠前的四位需要归为“优势需要”,则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的优势需要依次为:求知、友情(包括爱情)、自尊自立、建树的需要。与八十年代末相比,各类相同,只是后两种需要强度作了对调,自尊自立的需要在当代大学生心目中上升了一位,高于建树的需要。本次调查强度最弱的末四位需要,即“非优势需要”,从最弱到次弱依次为:性、权力、躲避羞辱和躲避伤害的需要。其中,除性的需要和躲避伤害的需要种类与位次跟十年前完全一致外,新的差异表现在:当代大学生对归属的需要明显增强,权力和躲避羞辱的需要相应减弱。 “自尊自立的需要”增强,表明今天的大学生渴望独立,不愿事事受制于父母或他人,但现实生活中,由于经济上尚未自食其力、社会阅历单纯、生活自理能力缺乏等原因,他们中之绝大多数人在大学四年内无法完全地“自立”,正是愿望与现实间矛盾的加深,引得了该项需要强烈度的上升;大学生群体归属需要的增强,从反面暴露了目前我国高教中集体教育的薄弱、团队班集体活动的不力。由于集体活动缺乏,参与积极性无法很好调动。当代大学生比十年前更强烈地感到了“归属的需要”,虽较之“交往需要”中“友谊和求援的需要”,强烈度靠后,但已比87年结果上升了三位;而躲避羞辱的需要减弱,则反应出当代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日益增强,更富有锐意进取精神,面对失败和困境,能更潇洒、勇敢、坦然地面对。 (2)六类需要层次与十八种次级需要种类 按八十年代末对18种需要类别的层次划分和本次统计结果的排序,当代大学生的六类需要层次由强至弱依次为:发展需要、尊重需要、交往需要、贡献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该序列与十年前研究结果完全相同,证明了当代大学生需要结构稳定、健康、积极的一面。但各层次每一大类需要都包含有三种次级需要,大学生答卷时主要是以这些更为具体的次级需要为考虑对象排序的,所以六大类需要层次顺序相对稳定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了每类中次需要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强烈度高低和升降。对此做进一步的分析可帮助我们更全面、深刻地了解大学生的需要结构特点。 例如,在发展需要中,大学生们普遍视知识、能力的发展为第一位,其次是思想修养,最后才关注体格健全(求知、求美、发展体力的需要依次排在第一、第六、第十位);而在贡献需要中,他们首先看中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有了余力再考虑帮助他人,“为祖国、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的需要就更弱些,且后两者远不如个人“建树的需要”强烈(建树、助人和奉献的需要被依次排为第四、第十一和第十三位);同属于尊重需要,而自尊自立、成就、权力的需要分别被列为第三、第五、第十七位,这明显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已普遍具有相当的独立意识,喜欢对自己的事情有发言权和决定权,不愿别人干预,也不会热衷于控制他人。 (3)需要结构中的个体差异 在总体上,588位答卷统计结果表现出极高的一致性(Kendall相关系数W=0.209 P<0.01),但与十年前首次调查结果一样,对表中所列18种需要,当代大学生的选择仍是五花八门、个性十足。除助人的需要在第一位上没人选择外,18种需要都有人在其他各个位次上选中,充分表现出大学生需要结构的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