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国高等教育面临一项最根本的挑战:既要扩大发展、提高水平,又要面对教育经费短缺的压力。我们认为,就当前看,把部分国有高校转制为民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可行思路。“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国家放手一部分高校,可以实现国家现有教育经费的集中使用,以保证重点提高水平;同时也可挖掘社会的教育资源潜力,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这也符合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一、“转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义 国有高校向民营转制,即把由国家(部委、省级政府)举办、提供运营经费和直接管理的高校,转制为自行筹措运营经费、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并自我实施管理的、有独立法人地位的高校。部分国有高校一旦转制为民营将对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产生有利的影响。 (一)“转制”有助于切实推进办学体制的多元化 办学体制过于单一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权归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教育经费来源狭窄,教育经费紧张,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得不到支持。虽然自80年代初,我国出现了民办大学的热潮,但这些新办的学校整体力量薄弱,不论是师资力量、设备条件,还是管理水平都难如人意,被国家承认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只有20所。以国家为主体的办学格局仍占统治地位。所以,把部分国有高校转制为民营可以使办学主体中“民”的部分得以加强和扩大,有助于真正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 《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改革办学体制,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办学的新体制。“国家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有两种方式:一是鼓励私人和社会团体参与办新校;一是把现有高校转制为民营。前者已被视为当然并有了相当的发展;后者却还停留在讨论阶段。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并采取切实的行动已是现实的要求。 (二)“转制”有助于理顺宏观管理关系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行多年,成绩不少,但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作为办学主体的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比如,“条块分割”的状况虽被初步打破,条块开始结合,但又出现各级主管部门对高等学校“齐抓共管”、责任不清的情况,致使学校陷入多头领导、无所适从的境地。若把部分国有高校转制为民营,使之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独立法人,自然就从根本上解除高校与原有管理部门的隶属关系。国家对转制学校行使管理权主要通过立法、规划、经费、信息咨询或者通过中介机构进行,直接的行政管理过程将不复存在。由于管理权限的划分标准统一,转制高校的原有上级主管部门职责不清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这对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改革的意义是明显的。虽然实现转制的只是部分国有高校,这种新型管理关系不一定能立即取代全局,但作为一种体制突破,必将为政府转变管理职能,为各管理部门理顺关系提供有益的启示。 (三)“转制”对扩大我国高校自主权将产生积极影响 扩大高校自主权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虽然通过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高校被“管的过多、统的过死”的局面有所改变,办学自主权有所扩大,但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独立法人地位一直没有真正确立。严重影响了高等学校办学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推行国有高校向民营的转制,可望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高等学校在向民营转制的同时应获得相应的自主权,如招生分配、专业的设置与调整、人员的聘用与任免、经费的筹措与使用等。没有这些权力,转制学校是无法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的。推行国有高校向民营转制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断掉你的奶水,给予你的自由”。因此,“转制”也意味着给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 (四)“转制”有助于国有高校与民办高校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改造提高 如前所述,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虽然自80年代以来获得很大发展,学校数量已经不少,但总体质量和办学水平不高,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缺乏稳定的教师队伍。民办学校几乎没有专职的教师队伍,师资主体是附近国有高校的兼职教师和退休老教师,老龄化和不稳定是最突出的问题。二是缺乏完备的教育、教学设施。有些私立学校的教室和教学场所是借用的,试验设备、运动场地、图书资料等基础设施的配备可想而知。即使是新建的校舍,相应的配套设施一时也难以充分配齐。民办高校当前的这种状况靠其自身一时不会有大的变化。 把部分国有高校转制为民营对于改造我国民办高校的现状将有明显的作用。转制必然会产生一种激励机制,促使转制学校缩减冗员。这样转制学校分流出的部分教师就可能会充实一些民办高校;民办高校也会主动向转制学校靠拢,以求实现设备设施的互通,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转制还能形成竞争,如在生源和资源方面。这种竞争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激励。 (五)转制将对我国高等教育增长方式的转变产生积极影响 我国高等教育在80年代以来获得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高校数量增加和高教规模扩大,这种“外延式”的增长方式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已失去合理性。而挖掘现有教育资源潜力,通过内涵式增长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转制是高等学校通过挖掘潜力实现内涵式增长的方式,它对实现高等教育增长方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意义重大。 即使从国际上看,鉴于世界范围内教育经费拮据,高等教育的私营化也已成为趋势。并且,这与五、六十年代的高等教育私营化是不同的。当时世界高等教育处于大发展时期,高等教育私营化主要表现为大量私立高校涌现;而当前私营化趋势则主要表现为原先由政府提供教育经费的高等学校,渐渐失去了政府经费的相当一部分份额,私人力量对国有高校的影响日益加大。总之,高等教育私营化将不是一个短期现象,其中必定会出现多种形式的探索,国有高校转制为民营会成为一种可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