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模式的发展 自从教育成为一项独立的社会活动,学校作为一个独立的组织体存在,成本的补偿就成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问题。任何一个组织体都是以追求生存与发展为组织的基本目标,作为一个系统,组织体依赖一定的资源而存在,通过与外部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补偿消耗并实现生存与发展。当消耗大于补偿时组织走向消亡,消耗与补偿的平衡是生存的基本条件,而发展必须补偿大于消耗从而形成积累。高等教育从形成到发展壮大为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不同时代的补偿形式不同,但它是一个长期积累和进化的结果。 西方大学形成于中世纪,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是以培养僧侣、牧师、医生和律师等职业人才为目标的,服务于国家和教会的统治,成本的补偿也主要依靠这些组织,在满足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要中获得存在的合理性。 现代大学在形成之初主要是上层有闲阶级的活动场所,他们在这里满足个人兴趣,造就“高贵”气质,研究高深学问。大学自身远离社会生活,被称为“象牙之塔”。社会需要的有限性使得大学发展缓慢。当时的大学消耗资源较少,主要由统治集团、宗教团体或社会著名人士举办,由国家、教会和其他社会组织进行经费补偿并没有遇到太多困难。这时大学主要培养“治人”的人才,哲、神、医、法包括了当时人类创造的几乎全部知识,也是社会所需要的几乎全部人才。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发展的历程,使“象牙之塔”中的高深学问走向社会生活,大学成为连接高深学问和社会生活的纽带,成为启迪人类智慧、领导社会精神、发展社会生产的工具和动力源,也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工具。大学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以教学科研结合、开创发展现代科技先河的柏林大学和教学科研与生产结合、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国赠地学院为转折点,大学成为近代科技发展的中心、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此种发展是以国家(或地方)的需要为基础的,因而政府的拨款支持了近代大学的形成与发展。我国的大学形成于上世纪末,是封建帝国被近代科技打败后学习西方的结果,设立大学是维护国家、民族独立与尊严的需要,是这种社会价值支持了大学的发展,因而大学办学的费用也依靠国家拨款。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成果的大较量,在造成巨大破坏的同时充分展示了近代科技的力量。于是,战后各国都把发展科技作为立国之本,大学成为社会发展的优先项目,现代大学在世界范围得以迅速扩大。尤其是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出现,促成了世界性增加高等教育投资的热潮,各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迅速提高,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迅速走向大众化,发展中国家也把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手段。在这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潮中,主导力量是一种政府行为,高等教育成本补偿中政府的份额在提高,对学生的无偿资助在扩大。 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整个80年代世界经济处于持续的衰退中,公共财政资源吃紧,而又要应付日益扩大的社会开支,消减开支的压力越来越大。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机构,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大学的办学条件提出了更高的需要,高等教育的成本迅速提高。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力量,到80年代人们发现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较人们原先的估计要复杂得多,并没有直接的函数关系,支持对高等教育大量投资的思想受到怀疑。这样一来,原有的补偿模式在思想基础和财政现实上都越来越难以继续下去,人们在探讨高等教育新的思想基础和补偿模式,高等教育财政遇到了真正的危机。 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与收费 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理论正是在上述基础上形成的。1986年,美国纽约大学校长、经济学家约翰斯顿出版了著名的《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英国、联邦德国、法国、瑞典和美国的学生财政资助》,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成本分担理论,即应由纳税人(政府)、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捐赠)共同分担高等教育的成本。1993年,他又进一步扩展了成本分担的范围,明确提出企业应通过支付其雇员的部分或全部学生贷款,或者通过特别税款对高等教育成本在税收以外再进行额外的补偿。 成本补偿理论是以对高等教育价值的认识为基础的。在此以前,高等教育被作为社会发展的工具,支持对高等教育投资和发展的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如柏林大学、巴黎理工学校,创办的目的是为国家提供必要的技术人才,促进工业的发展。后来,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模仿建立了国家资助的高等教育体系。这种体系的建立主要是基于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理论,即发展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国家领导人才和训练高级技术人才,以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主化。作为一种国家行为,其费用理应由政府支付。个人在高等教育中获得利益,但这是高等教育选择功能的作用,相对于国家需要这是不重要的。社会责任理论到本世纪50年代有了大的发展,60年代的人力资本理论使这一思想发展到了极端,导致了政府支持高等教育的高潮,高等教育中学生分担成本的比例迅速下降。考虑到高等教育的社会公益性,政府也加大了对私立学校的资助和影响。英国在这个时候实行了高等教育的“赠与制”,不仅由政府代学生支付学费,学生还可以领取上学的大部分生活费用。这一趋势对寻求现代化的国家和众多发展中国家影响深远,如印度学费收入占大学开支的比例从1950年的36.8%,逐年下降,到1982年仅占12.2%。在上述思想指导下,世界范围内个人补偿高等教育成本的比例降到最低,高等教育较少计算成本,也较少关注成本的分担问题。由此带来了高等教育运行中约束机制的欠缺,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但运行效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