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由此决定了它在以知识为基础、科技为动力、人才为关键的知识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以应对新的要求和挑战,是亟需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试从几方面谈一些粗浅见解。 一、教学改革要到位 80年代末,教育质量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并出现了以提高质量取代数量追求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就高等学校而言,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决于教学质量。因此,教学改革自然就成为高等学校改革的核心所在。教育部长陈至立不久前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强调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并且指出:“从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现状看,总体来说,还没有形成高水平的良性运行的局面,还存在着专业设置过窄、人文教育薄弱、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等一系列弊端”。(注:陈至立:《提高认识,狠抓落实,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中国教育报》1998年6月4日。)教学既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教学工作中问题的存在必然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就势在必行且必须落实到位。 (一)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到位 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就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就是教学。以教学为中心,这是高等学校永远不能放弃的观念。高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其原因之一在于高等学校内部有部分领导管理教学的精力投入不足,部分教师认真教学的精力投入不足,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更深刻的根源是没有牢固地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由于学校经费拮据等问题,相当部分的高等学校多少出现了急功近利的行为,学校领导及教师精力的旁顾加上有限资金的旁流,教学工作何以能确保质量?因此,教学改革首先必须重新研究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并使之固化为主导高等学校内部所有成员和行动的意识。一所学校,只有从领导到教师都认识到教学的重要性,才会全力以赴搞好教学,育人质量才会得到保证。 (二)培养目标到位 高等学校既然以育人为基本职能,那么对受教育者的素质及规格作出规定的培养目标,就应当成为高等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事实上,高等学校的全部工作都应当围绕着培养目标展开。高等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其不能简单地重复过去,培养目标更要率先体现时代的精神。我们不能说现行的培养目标毫无完善的必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培养目标问题上应强调下面几方面内容。 首先,要强调创新目标。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科技创新,总是步人后尘,经济就只能受制于人,更不可能缩短差距。科技创新、知识创新是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实现的,而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首先就必须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对学生个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培养。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是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注:陈至立:《提高认识,狠抓落实,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中国教育报》1998年6月4日)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试方法以及评价方法都显得陈旧和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而根本原因是我们缺少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高等学校的重要培养目标,而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又是高等学校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其次,要强调人文目标。强调人文素质培养是基于两个现实:一是掌握了高层次知识的人在未来社会越来越重要,二是以往我们过分强调了专业学习而忽略了人文教育。我们说人生的终极目标不能由单纯的知识来决定,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亦不能仅由单纯的专业知识来决定。现代人由于掌握了知识和科学而开始能够控制自然过程,同时还必须能够对这种控制承担起责任。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使我们能灵活运用科学知识于社会和自然世界,更在于使我们能正确运用科学知识于社会和自然世界。人文科学的价值就在于使人了解人、了解人类、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并担负对人、人类、社会、世界乃至自己的责任。其实,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完美结合才是高等教育的真正理想。江泽民同志在北大百年校庆时向全国大学生及各界青年提出了“四个统一”的希望,其中就包含了人文素质培养目标的要求。哈佛大学以其人才培养的高质量著称,但他们认为:“最好的教育,不仅能帮助我们在工作时得心应手,它同样使我们更积极,在心理上更完整,更具人性……它帮助我们过一种更有意义和价值的生活,不仅作为个体,也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注:[美]陆登庭(哈佛大学校长)在北大的演讲:《大学面临的挑战》,《大学生》1998年第6期。 )缺乏人文要求的大学教育是不完整的大学教育,甚至可以说是不能承担社会责任的教育。 再次,要强调合作目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有四大支柱:(1)学知;(2)学做;(3)学会发展;(4)学会共同生活。由此可见,教会学生与他人一起工作或共同生活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接受的现代教育必须确立的重要目标。我们知道,竞争和合作的高度统一已是未来社会的一大特征,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国家愈来愈依赖于通过竞争求生存发展,但这种竞争又是建立在与他人、他组织、他国密切合作的基础上的。生活的传统范畴所发生的这样一种深刻变化,以及相互依赖的全球化国际社会的形成,迫使我们要更好地了解他人和了解世界,同时也迫使教育思考如何培养未来人积极参与人类活动和国际事务的合作精神。教育要使学生在承认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存在精神和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了解和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及他人、他民族的历史、传统和精神价值,认识各民族及其成员的共同性和相互依赖性,学会在共同活动中与人合作,和谐相处,从而培养出更有责任感、更能团结他人一起工作的,尤其是具有世界胸怀和眼光,能够走向世界并勇于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