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分层次办学问题 投入不足与资源浪费并存,一直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而高校办学层次不清,又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造成结构性浪费。据统计,我国目前所有的本科院校都在招收专科生,而且招生数量已超过了专科学校的招生数;同时,专科学校则有不少通过“联合办学”、“合作培养”等途径招收本科生,为学校升格做准备。不仅如此,由于层次模糊,没有给各个层次的高校定位,还带来了高等教育领域的混乱和无序状态。几乎所有的高校不论自身的实力和条件如何,都想办成第一层次的大学。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争设硕士点、博士点。而且,高校之间在这方面的竞争,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在硕士点、博士点评审过程中出现的不正之风已是高教界人所共知的现实。这种状况的存在不仅严重地败坏了学风、教风,而且也是学术界、教育界的腐败现象。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弊端,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对高校实行分层次办学和管理,努力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如不加快实施分层次办学,不仅会使高校之间的不正当竞争愈演愈烈,而且也将严重影响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从中国的国情和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出发,我国的高校应当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研究型大学(University)。这类大学在我国只能是少数(10所左右),它的规模较大,学术层次较高,学科较为齐全,以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为主,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应为1∶1。国家通过重点建设这一部分大学,使其教育质量、科研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第二层次为教学科研型大学,以培养本科生、研究生为主,个别专业可培养博士生。 这类学校应在50 —60 所左右。 第三层次为教学型本科院校(College),以培养本科生为主,招收少量的硕士研究生, 满足本地区或本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第四层次为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这类学校只能培养专科生,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多样化对高层次职业岗位的需求。第三、第四层次的高校应占中国高校的90%以上。通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并对各个高校予以定位,同时,对不同层次的高校采取不同的评估标准,根据评估结果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择优支持和奖励,不仅可以优化高教资源和结构、布局,而且可以杜绝浪费和不正当竞争,调动各个层次高校办学的积极性。 二、关于高等教育与经济的结合问题 对少数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科研型大学来说,提高科研水平,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国家和地方的现代化建设服务是衡量其办学质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对这些高校来说,不仅要适应和服务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而且要为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用这一标准去衡量,不少大学还相去较远。相当多的研究型和教学科研型大学,在研究工作中,抓基础研究的办法、措施较为得力,抓应用研究则显得薄弱,难以取得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重大科技成果。这与研究型大学的地位、水平很不相称。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基础研究要瞄准国际前沿,抓“上水平”;应用研究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抓“作贡献”。纵观国际经济、科技形势,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创造新知的大学,应当而且也能够将自身人才、智力的优势与经济结合起来,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关于高等教育投入的条块分割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育投入体制,经过近年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高校经费的来源渠道有了较大的拓展。但是就总体而言,高校经费紧张的状况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就每所高校而言,由于隶属关系、所处地域的不同,经费状况也不尽相同,甚至有相当大的差距。相同层次、水平相当的高校经费投入差距较大是不合理的,而层次高、水平高的高校经费投入少于层次低、水平低的高校,尤为不合理。比如,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省属高校和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部委属高校,其经费总体上高于教育部所属的高校。而教育部所属的高校在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办学效益等方面明显高于省属或其他部属高校。这一状况,造成投入高、产出低的浪费,而且也严重挫伤一部分层次高、水平高的大学的办学积极性,这种经费投入上的条块分割体制,已到了亟待解决的时候了。 四、关于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问题 虽然这几年大学相对于以前来说具有了较多的自主权,但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又总是对大学进行行政干预和管理,使得高校办学自主权难以落到实处,高校仍然没有真正成为独立办学的法人实体。这种状况,影响了高校的办学积极性和办学活力,不利于高校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轨道。为此,政府应当切实转变职能,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为高校提供咨询和服务。要让高校在招生、专业调整、机构设置、干部任免、经费使用、教职工聘任、工资分配、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五、关于高校屈从于权和钱的双重压力问题 由于高校普遍存在经费紧张的状况,加之自身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目前高校在招生、培养等方面常常屈从于权和钱的双重压力。在招生中,对干部子弟或企业家子弟往往给予特殊照顾、降格录取;在非学历教育中这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近几年各高校举办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暴露出来的问题非常令人担忧。学校对有权或有钱的学员不敢严格要求,以至相当一部分人在混文凭、混学位。当然,不容否认,读研究生班的大多数人是为了丰富知识、增长才干,但也有不少人,而且是有权有势的人,为了提拔晋升而混文凭。他们往往不按规定参加学习、考试,甚至在做论文、申请学位等环节上也弄虚作假、不择手段。这些行为不仅严重败坏了学校的学风,而且也是一种以权谋文凭的腐败行为。高校非学历教育中的这些不良风气如不紧急刹住,其后果和危害将是令人担忧的。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尽快解决高等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政府和高校必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尊重教育、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努力把一个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体系带入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