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行为,作为一种独特的交际方式,在交际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文化影响着并作用于非语言行为,而非语言行为在交际过程中又表现出不同的文化涵义。 美国学者亚利桑寻州立大学交际学研究协会主席米歇·海希博士(Dr.Michael L.Hecht)和圣地亚哥州立大学交际教授彼得·安达生博士(Dr.Peter A.Andersen)等人对非语言交际行为作了长期的研究,并对不同文化中的非语言行为在交际过程中体现的不同的文化内涵作了系统的论述。本文就他们在最近发表的“非语言交际的文化面”一文中阐述的六个文化面(cultural dimensions), 结合本人多年来对非语言交际领域的习得,逐一作些介绍,以求进一步的探讨。 一、直接文化(Immediacy) 1.“直接文化指的是人类行为两种截然相反表现,即亲密,亲近和回避与隔离。一个成功的交际者应该善于对这两种行为进行互补与调节。”(注:Michael L.Hecht,Peter A.Andersen,& Sidney A.Ribeau,TheCultural Dimension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Molefi KeteAsante & William B.Gudykunst,1995,Handbook of Intem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AGE Publication,p.167.)直接文化可分为“高度接触文化”(high-contact cultures)和“低度接触文化”(low-contact cultures)。 在“高度接触文化”中,距离是关键。属于这一文化面的群体,交际者的非语言行为是以他们之间的距离远近来表示彼此之间的友好与亲密程度的。我们都知道拉丁美洲和意大利人,不管熟识与初交,见面时以互相拥抱、亲吻双颊来表示问候。有趣闻说阿拉伯人同中国人谈话时,阿拉伯人按照自己的文化习惯认为站得近一些以表示友好,而中国人认为相互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才合适,结果是阿拉伯人进,中国人退,谈话结束,双方发现离原先站立的位置已经相当远了。人类学家研究人的行为的结果证明了美,南欧和东欧人及阿拉伯人都是直接文化的创造者,他们特别重视在交往中感官的输入和表情的参与。 与“高度接触文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低度接触文化”。亚洲人,北美和北欧人都属于这一文化面的群体。在这一文化中,交际者相互间都保持一定的距离,见面时常以微笑、点头、握手、鞠躬等非语言行为来表示亲善和友好。然而,这种方式和距离使得具有“近距离空间”概念的阿拉伯人会感到对方的“冷漠”和“不友好”,而北美人也为阿拉伯人的“亲密的空间感”感到局促不安。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不同的文化背景。 在直接文化中,非语言行为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含义也不尽相同。东方人在看戏或观看球赛时常常将并排紧挨的两个空座位留给同性伙伴,而美国人就不同,他们或她们往往把靠近角落的空座位留给异性伙伴,以此来隔开她们或他们与同性伙伴的接触。在英语国家里,公众场合中同性男女的亲密接触会被认为不合适,甚至于遭到反对。而在东方人眼里,除了夫妻或有恋爱关系的男女,异性间的公开接触会被认为不妥当。这种不同的“距离文化”和“亲密文化”影响着不同群体的非语言行为。 直接文化的“隔离”和“回避”,还体现在对住宅房门的不同设计和安装上。在“低度接触文化”的国家里,如美国,人们常常见到住房的大门固实紧闭;在德国,你会注意到住房大多安装了双重隔音门;在挪威的普通住宅的大门要比你相象的规格和尺寸大许多。但是,传统的日本式住房仅用一垛纸墙来隔开与外界的接触。人们借助不同的器材或工具作为非语言交际手段,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观念。不难看出,属于不同文化的群体,对个人生活或私事被人知晓、干预所采取的态度也不同。从房门的结构和装置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人和德国人注重“隐私”。他们认为家就是私人的城堡,神圣不可侵犯,在日常生活交际中对私事也守口如瓶,从不轻易外露。而对中国人来讲,往往喜欢将私人的“秘密”告诉别人以示真诚,友好和亲密。中国人居住的“四合院”,“大杂院”,门对门,窗对窗,邻居之间相处和睦,接触频繁,彼此的私人生活和家庭琐事很难不让人知道,在这种传统的“高度接触文化”背景下,“隐私”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也就比较淡薄了。 二、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的确定在于人们在一个家庭中或一个群体中相互间相处的关系及他们的价值观,其行为决定于他们间交际的目的。”(注:Michael L.Hecht,Peter A.Ander sen,& Sidney A.Ribeau,Th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Molefi Kete Asante & William B.Gudykunst,1995,Handbook ofIntem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AGE Publication,P169.)个人主义文化强调自由,创造以及个人利益的实现。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典型的个人主义文化的国家,其社会特征是以我为中心,强调个人特点,追求个人利益,尤如它的“I”(我)永远是大写一样。属于这一文化的人们性格独立,凡事相信和依赖个人的奋斗与决断。在美国,家庭成员大多“各行其是,各自为政”;父母们很少过问孩子们的起居饮食,孩子们的房间是他们自己的小天地,再乱再脏,父母们也“熟视无睹”;举家外出旅行也是各自收拾负责各自的行李,即使孩子们的行包太重而背不动时,父母们只是劝说他们少带一些,一般也不会伸出手去帮他们提一个。这与东方文化相比就大相径庭了,东方人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集体的行为。他们习惯于人情往来和互相间的体贴关心。在中国人的家庭里,家庭成员个人的事也就是全家的事。在举家外出旅游时,你会发现孩子们的行李背包大多是在父母亲的肩上。据统计,属于个人主义文化的人比属于集体主义文化的人笑的次数多。情感也较外露,奔放。他们认为个人自由是第一位的,“笑”完全是个人情感的表达。自己感到高兴就笑、无须把它与集体的准则或价值联系在一起。而属于另一种文化的人在更多的时候表现得内向,含蓄。他们善于抑制个人的感情,尤其是处于与群体情绪相对的状况。在他们看来,此时维护集体的和谐是第一位的,而个人愉快情感的表露是第二位的。个人主义文化与集体主义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作用的另一方面是在对处理事情的时间分配上。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习惯于在一个单位时间内干一件事情,他们不太愿意或不太可能同时处理几种情况。如果一个营业员,在同时面对几个顾客的时候,会显得手忙脚乱而无能为力。但集体主义文化赋予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则具有在同一时间里全方位地处理几件事情的能力。在中国的一些商店里,你经常可以看到不少的营业员在繁忙时可以同时处理几笔不同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