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从秦汉开辟的丝绸之路到晋朝法显的南亚之行,从唐朝玄奘西天取经到明代郑和下西洋,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许多志士仁人、高僧学者、工役商贾不辞辛苦,长途跋涉,把热汗和鲜血洒在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道路上,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交流史话,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49年10月,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也迎来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新时代。当年6月, 新中国还孕育在战火硝烟中,一批由解放区青年艺术家组成的艺术团赴匈牙利参加第二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踏着迎接新中国诞生的鼓点,拉开了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序幕。1951年4月, 中国与波兰签订了第一个中国对外文化合作协定。从此,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作为新中国整体外交的一翼,在向世界人民介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新文化,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和文化工作者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同时向我国人民介绍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艺术提供有益的借鉴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新中国建立到1966年,中国与外国签订了30多个文化合作协定,仅表演艺术交流就达393起,21657人次。这些为新中国的对外文化工作开辟了新的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新中国与亚、非、拉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66年至1976年“文革”十年动乱期间,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对外文化交流虽没有中断,但也只是与极少数国家维持着有限的往来。 1978年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文化交流迎来了争妍斗丽、欣欣向荣的新时期。一个以我为主,政府主导,与国家政治外交大政方针相适应,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与对外文化工作自身发展要求相适应,中央与地方相结合、官方与民间相结合的对外文化工作格局已经形成;对外文化交流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渠道与层次更加多样。迄今为止,中国与世界上121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不同形式的文化往来,与数千个外国和国际文化组织保持着各种形式的联系。交流范围涉及文学、艺术、文物、图书馆、博物馆、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体育、教育、科技、卫生、青年、妇女、旅游、宗教等诸多方面。改革开放的20年来,仅文化部派出和接待的外国政府文化代表团和文化官员代表团就达630多次,与外国签订的文化合作协定100多个。1998年,经文化部办理的交流项目高达2152起、20791人次。 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史上发展最快、最好、最繁荣的时期。这对于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对于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繁荣发展我国文化艺术,对于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与合作,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友谊的纽带和桥梁。 50年来,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事业与共和国一起成长壮大,为中外友好关系和中国以及世界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也积累了丰富的交流经验。在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对外文化工作任重而道远,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争取更大的发展;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党和国家的外交大局服务,为国家统一大业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繁荣文学艺术服务。中国文化工作者将更加积极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伟大形象,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努力完成历史与时代赋予中国文化工作者的崇高使命,把一个繁荣发展的中国对外文化工作带入新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