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90年代以来,关于当代精神文化的生产与消费问题,日益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与持续发展话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文明先是以政治斗争为中心,后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仅导致了对现代文化建设的严重忽视,而且政治经济的发展往往正是建立在扭曲与牺牲中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例如当年为了革命的现实需要,就必须以阶级斗争为最高社会理念而牺牲那些普遍的人性与人道主义;又如80年代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利益需要,也必须把中国传统伦理学中那些超功利精神统统予以否定。以这样一种社会价值观念为基础的当代精神文化生产,自然也只能是一种异化的精神劳动。这也是当代文化建设如此强烈地被提到历史议事日程上来的根本原因。又由于清醒地认识到文化生产与消费活动在当代消费型社会结构中的重要性,由于意识到它直接关系到人自身再生产,所以与本世纪以来一直以政治、经济压抑文化发展的现实策略不同,文化建设正在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新的轴心。这其中一个最为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人们在文化生产上的投入越来越大,甚至在世纪末呈现出一种文化繁荣现象。例如学术著作的出版逐步摆脱了“买书号”、“承包发行”以及“以书代酬”等令知识者既丢面子又失风雅的斯文扫地之尴尬;又如中国传统的戏剧与其他艺术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上与意识形态上的旗帜鲜明的庇护支持;又如国内的大众娱乐影视节目也开始解放思想开动机器,改革的胆子与步子也都迅速而同步地超英赶美;再如,名目繁多的文学艺术大竞赛的设立以及巨额奖金与消费宣传的出台;说也说不明白、记也记不住的各种文化节与当代庆典,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化进出口与文化上山下乡活动等等。总之,中国当代的精神文化生产似乎正在进入一个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春天。 然而实际情况不仅远没有这样令人乐观,相反的却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消费正在陷入一种深刻的危机中。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这样几方面:第一,虽然就当代精神消费市场来看,比起“文化大革命”中“八亿人看八个样板戏”,甚至与80年代精神生产与消费大权完全掌握控制在精英手中,因而作为消费者的大众只是一群惟命是从的教化对象相比,当然可以说90年代以来人们的精神消费确乎极大地丰富与提高了。但是就其本质而言,我们却很难说它是一种真正的富有与充盈,而只能说它不过是一种相对的精神产品过剩,因为在这些文化消费品与大众的真实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与倾斜。因而与这种表面上的应有尽有相伴的,却正是文化商品的严重滞销,以及消费者心灵中无法掩饰的精神饥饿。第二,由于中国市场上的精神消费品大都不是通过主体自身劳动创造而来,它们往往通过承担西方文化产业的第三产业或流通环节,甚至是以投机倒把的行为来繁荣文化市场的,这就使得中西文化生产与消费在历史与现实中固有的不平衡与逆差不仅没有通过当代人的创造性的劳动缩小,反而使得中国大陆文化市场日渐沦为西方文化、甚至是被西方文化扭曲过的港台文化的殖民地。这里根本不用讲中国文学艺术及影视制作中对西方文化的机械模仿,更为悲哀的是现在人们连模仿式的学习都省略了,干脆一切都依赖进口或者走私。例如1998年很多影视企业正是靠着《泰坦尼克号》才发了一笔小小的洋财,中国观众也才真正过了把电影瘾。以这样一种屈辱的交换关系来从事中国文化建设,它显然是不可能创造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消费文化的。 可以这样从总体上来评价当代中国精神消费品的生产与流通,即它只有数量上的丰富甚至驳杂,但却根本没有提供出真正高质量的精神营养,也更谈不上建设什么现代化的文化生活水准。为了弥补当代文化建设中这一根本性的缺陷,当代主流文化所采取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对文化工程加大经济投入力度,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指导思想,以提倡主旋律与民族性为突破口,以文化精品与原创性为再生产原则,试图以此来振兴中国文化市场。在巨大的物力财力的直接驱动之下,虽然也生产出数量惊人的文化消费品,但是一方面,由于它们在本质上是一种由政府部门直接操作的文化消费策划,而不是按照文化生产所遵循的内在逻辑,例如马克思讲过的像弥尔顿那样以春蚕吐丝的天性来劳动生产,所以其现实效果也并不像新闻媒体所宣传的那样行之有效。例如,文化主管部门加大了对民族传统艺术如京剧、地方戏的经济扶持,也经常举办种种具有浓郁政治色彩的文化节,或设立各种丰厚的奖金奖品来刺激艺术家的献身精神,这比起过去对文化本身的不屑一顾,固然是一种不小的进步;但是由这种文化繁荣并非建立在文化发展的自然天性基础上,而只是各种人工策划、政治需要与经济刺激的结果,所以它在本质上只能是“繁”而不“荣”,即表面上虽然应有尽有,但实际上的收获极为可怜。 我想起了“菜篮子工程”,固然,由于政府以政治经济的方式直接介入,人们的吃菜难问题得以解决,但是正如我们在“菜篮子工程”中只能享受到被种种化肥渗入、催生出来的所谓“大棚菜”一样,有些文化工程建设与其标榜的精品意识、精品战略相反,因而人们也只能享受到那些比较粗糙甚至是毫无兴味的文化供给食品。一切都是按照某种意识形态观念或者商业价值预算来操作的,其中既谈不上什么个体性的精神消费,也更难以享受到真正的文化内涵。这是它作为一种文化工业,由于只能以政治利益与商业价值为目的,因而必然要扭曲、异化文化的内在自然本性的必然结果。所以所谓的文化工程,在本质上正是一种粗放型的精神生产方式,因此在其中我们只能消费各种名不副实的“水货”,再加上种种在市场中“变坏了的文化商贩”,消费者的利益经常受到各种假冒伪劣商品的损害也就不足为怪。更为严重的是,它不仅只是为人们提供不够精美的大棚菜与饲料鸡,甚至还会经常碰到各种各样的注水猪肉与有毒的垃圾猪。这正是文化工业的本性所导致的,正如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指出的:“文化工业通过不断地向消费者许愿来欺骗消费者。它不断地改变享乐的活动和装潢,但这种许诺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兑现,仅仅是让顾客画饼充饥而已。”这就是当代文化生产与消费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即一方面是文化商品极大地丰富,另一方面却是消费者越来越遭受精神上的饥饿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