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门洞式建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千百年来,繁衍发展,遍及华夏,远涉海外,被视为中华的象征性标识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成为一种值得加以深入研究的中国的特殊文化现象。 一、牌坊渊源考溯 牌坊在中国历史上始于何时?它究竟是怎样产生、演变、发展的?这无疑是我们探寻牌坊文化时首先必须弄清楚的一个问题。 关于牌坊起源,我国传统文化研究界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即:“牌坊起于宋而盛于清”(注:王捷:《牌坊琐谈》,《旅游日报》第174期。)。根据深入系统的考察研究, 笔者觉得“牌坊起于宋”这一观点难以苟同,颇有可商榷之处。笔者认为,尽管牌坊起源于何时目前还无法作出十分确切的结论,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牌坊决不是“起于宋”,而只是正式成型于宋。以笔者之愚见,宋代是牌坊的成熟阶段,并不是牌坊的起始阶段,牌坊的起始则要远远早于宋代,其渊源最早可以上溯到春秋中叶。笔者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对牌坊的结构、形制演变经过深入的历史考察后所作出来的客观结论。 牌坊从产生,到形制成熟,到繁荣兴旺,由结构简单到复杂,由形制单一到多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但是,只要我们作一番深入的剖析,就不难发现,牌坊不论其结构多么简单或者多么复杂,形制如何单调或者如何花式繁复,而其基本的两大构成要素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柱子和横梁。它们之间所不同的只是柱子和横梁的数量、形状、式样、粗细、高低、长短、花纹、构成材料、附加件、组合方法等等的不同,并无本质上的差别。如果弄清楚了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这种结构、形制最简单的原始门在历史上是何时产生的,无疑也就找到了牌坊起始的源头。 根据对历史文献的查考,这种由两根柱子上架一根横梁构成的最简单最原始的门名为“衡门”,《汉书·玄成传》云“衡门,横一木于门上,贫者之居也。”《文选·王俭〈褚渊碑文〉》云:“迹屈朱轩,志隆衡馆。”吕延济注:“衡馆,衡门也,谓隐逸处,横木为门也。”在古代,“衡”通“横”,“衡门”即“横门”,也即左右两根柱子上架一根横木构成的门,这种“衡门”就其结构来讲,显然已具备构成牌坊的基本要素,堪称为牌坊的原始雏形。而根据查考,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古代典籍中最早有关于“衡门”的记载的是《诗经》。《诗·陈风·衡门》云:“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我们由此可以推断出,“衡门”至迟在春秋中叶即已出现。这也就是说,牌坊的原始雏形最迟在春秋中叶即已出现。这一时期,我们称之为牌坊形成的第一阶段即起始阶段,用形象一些的话来说就是牌坊发育的胚胎期,即原始雏形牌坊。 牌坊发育演变的第二阶段,我们称之为成长期,即“乌头门”,亦称“棂星门”。 我国从春秋战国至唐代,城市都采用里坊制,特别是到隋唐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高度繁荣,城市中里坊更为盛行,城内被纵横交错的棋盘式道路划分成若干块方形居民区,这些居民区,在隋代称为“里”,唐代称为“坊”。里坊是居民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单位,“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有门,以便通行,称为坊门。关于这一点,在许多唐代典籍和唐诗中都有记载。这种坊门起先也只是象“衡门”那样由两根立柱架一根横木,柱侧安装可开合的门扇而构成的。后来,特别是到隋唐时代,随着经济的发达和城市建设的繁荣,人们对坊门的建造也就逐渐讲究起来。人们将产生于上古时代,到隋唐时已演化得雕工相当精致、形制赫然华贵的华表柱移植到了坊门上来,坊门的原先颇为简单的两根立柱,被两根雕饰华丽、形制威武的华表柱所取代,由两根高过门顶的高大华表柱中间相连一至两根横梁及门扇组合成一种新式样的门,称为“乌头门”,以后亦被称为“棂星门”。在现存古代典籍中,最早出现“乌头门”之名的是北魏杨衒之所撰的《洛阳伽蓝记》,当时著名的庙宇永宁寺的北门即是“乌头门”。至于“乌头门”的具体形象,我们最早可见诸于敦煌第431窟的初唐壁画中, 在宋代的《营造法式》、《金明池夺标图》等宋画和现存于苏州碑刻博物馆的著名宋代石刻《平江图》上,也可以看到“乌头门”的形象。由于“乌头门”华贵庄重,气势威严,就被当时有地位、有权势和有钱的大户人家纷纷用作建造府第大门,以至唐朝不得不在《唐六典》中明确作出规定,只有“六品以上”的官员府第才能用乌头大门。由于“乌头门”含有旌表门第之意,因此“乌头门”在宋代的《营造法式》中又被称为“阀阅”,之所以这样称,是因为“古者以积功为阀”,“经历为阅”(注:唐颜师古:《汉书注》。)。“乌头门”既是牌坊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又作为牌坊的一个血缘分支保存延续下来。自宋代以来,乌头门一般被用于文庙、道观、陵墓等庄重场合的正门。 牌坊发育演变的第三阶段我们称之为成熟期,即独立的、正式成型的牌坊。 不论是衡门还是一般坊门或乌头门(棂星门),其立柱都是与实墙墙体相连接并安装有门扇的,还未形成独立的建筑。这一情况到宋代后发生了变化。北宋中叶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城市中原先封闭式的里坊制日益不相适应,逐渐被开放的街巷制所取代,坊墙被拆除,但位于干道上的坊门被保留了下来,只是门扇被拆除了,成为跨街而立的不连墙体、也没有门扇的独立的牌坊。当时,为了便于管理,城市中仍把若干街巷划为一个区域。这些区域以原先保留下来的或新增建的横跨街巷而立的牌坊的名字作为本区域的名称,仍被称为“××坊”,只是这类坊与隋唐时的里坊不论在构成上还是在内涵上,都已完全不同,这类坊除有横跨干道口的牌坊外已无围墙。这一改变标志着随着城市结构形态的重大转变,牌坊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新型建筑而在城市中确立了自己的独特地位,这表明牌坊的发育演变已进入了不再依附于墙和门而自成一体的正式成型的成熟期。由于这种自成一体的独立牌坊既有标识作用又有装饰作用,因此后来逐渐地除了被建造于坊的干道上外,还被越来越多地建造于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的入口处,成为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