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77(1999)03-0058-(05) 在20世纪的末期,社会主义的中国也选择了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激荡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人们再不因袭传统文化、习惯思维、现成道德来面对新的历史实践了,同时也不单靠搬来某种外来文化思想、知识、道德迎接历史的挑战。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促成我们选择市场经济制度呢?我们认为,一个社会的某个特定时期,有其特定的文化形态,这种特定的文化形态,实质上也决定或影响着这个社会所选择的经济制度。 一、艰难的探索与失败的反思,集结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必须要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文化形态 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的铁蹄踏开了中国的大门。在国将不国时,一时上自帝王将相下至普通庶民都在寻找救亡图存之路。尽管人们的设想各有不同,但救亡图存却是近代中国文化开矿的轴线。 中国人从国亡家破之中总结出,“洋人”的强大是由于有“洋枪大炮,奇技淫巧”,于是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进而出现了“中西体用”之争,这一争论始终带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倾向。倘需回答,唯一的答案便是民族独立,至于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则并不重要。这种论争从文化形态的角度考察,它不是学理性的争论,而是情绪化的争论。 几十年“洋务”与“顽固”之争,限于是不是要“师夷之长技”,目的是“制夷”,而且是限于统治阶层内部,系封建统治者上层之争。维新运动则不止限于“师夷之长技”和单纯的“制夷”,并且参加者多为非统治阶层的下层知识分子充当主角,带有明显的建立什么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色彩,从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民主”、“科学”,都已涉及到了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所谓“中西体用”之争早已烟消云散。 全盘西化或全盘保留中国传统,“西学为体”变成“中学为体”都实现不了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愿望,历史教训了中国人——必须回到中国现实中来,回到实际生活中来。“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这种创造性思想的转换,始于救亡图存,始于救国救民,始于使自己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人对于实现国家现代化强烈而又紧迫,但外化仅是一种心理追求或趋向,走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走日本现代化模式,“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都不中用了,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模式也以失败而终结。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只能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但是,诸如计划经济,大跃进,以阶级斗争为纲,以钢为纲,以粮为纲等等都是失败的。我们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是超越了时代本身的文化形态,从而也超越了现阶段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和水平。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们曾经有过较为模糊的认识,如认为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相互竞争、没有企业倒闭、没有工人失业、没有饥饿寒冻,一切统一于国家的计划经济之下,手挽手、齐步走,人人一个色,个个一个样,实现如封建时代家长式的统治。个体的多样性,地区和各个单位生产的特殊性,一律被排斥在社会主义生产活动之外,因此,要取消商品生产,取消市场经济,必须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文化形态。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纲领,是我们历经磨难,以血泪为代价换来的理论。 二、不同的文化形态,将决定着不同的市场面貌,而市场经济的形成,正是特定文化形态作用的结果 不论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还是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在分析市场经济运行的特征时,几乎都承袭了亚当·斯密以来的西方经济学传统,把活动在市场上的人看做是纯粹理性的“经济人”。然而,市场经济本身,实际上是特定的文化形态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中从事资源配置活动的任何个人,都是特定的“文化载体”,也就是说他们是理性的“文化人”,不同的文化形态,将会决定着不同的市场面貌,从而也将决定着资源配置的效率。例如,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实两者便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前者便不会也不可能选择市场经济制度,后者则具备这种条件和可能。 为什么不同的文化形态便会造就不同的市场面貌呢?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不同文化素质的人,对于促进资源配置的效率是不一样的,道德、伦理、尊严、信仰等对人行为的约束,大大地提高了市场效率。当然,由意识形态及其相应的制度、组织、机构所造就出的文化形态,并不能完全消灭欺诈、逃避义务、抢劫和暗杀等纯粹理性的经济人行为,然而的确使这类行为发生的概率大大下降,并由此才保障了市场运作的秩序。显然,离开了这种文化形态,任何市场都会因为成本过分高昂而无法形成。因此,由文化形态,以及由文化形态所造成的“理性文化人”,既是市场建立的前提,又是“市场效率”存在和提高的根本原因所在。 但文化形态的创造者和组织者是人,一般来说,在评价人类社会进步方面有两种尺度:一种是“人”的尺度,另一种则是人创造的“物”的尺度,“人”的尺度主要以人为中心,具体表现为人的活动,本质外化的社会存在,生产方式等外在尺度和人的本性要求等内在尺度上,其实现的条件就是精神与物质的高度文明。“物”的尺度其实就是经济尺度,可以用商品、货币、财富加以确定和量化的尺度,把经济效益作为主体价值需求的首要目标,市场经济运行的结果是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社会财富的巨大增长。由此可见,既然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是“人”的尺度,那么我们评价一种经济体制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就必须首先分析其文化形态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