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作为绿色产业的森林旅游,已广泛渗入世界诸国的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美国每年到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者为3亿多人次。 每年投身森林旅游的日本人多达9.3亿人次。 德国的森林公园旅游收入每年达数十亿美元。中国于1982年成立第一个国家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中国的首家国家公园虽然比世界第一家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1872年)成立迟110年, 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森林公园旅游大有后来居上之势。1995年森林公园旅游者达6000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为5.4亿元。近年, 前往全国各地森林公园的中外旅游者以每年30%的幅度迅猛递增。 迄今全国各类森林公园近八百处; 到2000年将达一千处,森林旅游者将达二亿人次。通观世界森林旅游迅速发展、进而成为一项全球绿色产业的思想、文化背景,乃是本世纪80年代西方出现的“生态觉醒”、“回归大自然”热潮。因此,森林旅游并不仅仅是一项产业,同时还是一种高品位的文化行为、精神享受。所以,对其作旅游文化方面的探讨,当不无积极意义。本文从哲学、心理学、美学、历史、科学、教育六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 森林旅游表现出怎样的哲学依归?它表现出“人是自然之一员”的哲学观。旅游者到旅游目的地——森林中去,是以大自然一员的身份去谋求旅游主体——自身与旅游客体——森林二者的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古今中外,人们莫不以其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人,曾经是自然的奴隶。人,又成为自然的主人。当社会的人自关系建立在“人是自然的主人”这种哲学思想基础上时,人类往往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以主人的身份去征服自然,以满足人类无垠的物质欲,其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主人”受到恶狠狠的惩罚。例如:中国人几十年过度砍伐森林,终于引发1998年特大洪水。大力关注生态的作家赵鑫珊在《人类文明功过》一书中揭示了上述哲理:“当人类把天然林中的第一株大树砍倒在地,文明便宣告开始了;当最后一株被砍倒在地,文明即宣告结束。”对人自关系应取的态度是:人是自然之一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亲如一家,协调发展。森林旅游正是取这种态度,是这种哲学观的有益实践。当代俄罗斯人鲍·谢尔古年科夫在《秋与春》一书中这样记录他的实践与心曲:“当我在森林中走着,漫不经心地看着两边,而后突然站住,呆呆地沉思起来,或者倾听着松涛,一动不动地在一个地方站上一两个钟头,晒着太阳,或沐着微风,忘记了森林、人、自己和自己的存在。在那种时候我是不是变成了一棵松树?”此时置身森林的旅游者已如庄周化蝶。“我在那种时候感到森林、树木、土地、青草特别亲切,仿佛是它们把我生下来的,我觉得与它们有亲缘关系,近旁的树是我的兄弟,而小河是真正的姐妹。”显然,此时的旅游主体已与旅游客体——森林亲如一家、融为一体了。这不啻中国古老的哲学观念天人合一的外国版。尽管儒家天人合一的“天”有多种解说,但自然之天当必属其中。孔子所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的“天”,无疑是指自然之天,而不是指主宰之天、命运之天、人格之天、义理之天。森林旅游给人的哲学启迪是:人既非自然的奴隶,也非自然的主人,而是自然的一员;只有这样,人在自然中取得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的同时,也取得了生态需求。森林旅游属于生态旅游。揭示森林旅游的哲思,是对中国’99生态旅游年的深层理解。李岚清副总理在’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祝辞中说“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身”“呼唤人与自然共进”,正是站在哲学的高度。供人旅游的森林将日复日、月复月、年复年地无声宣告: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二 森林旅游的心理学意蕴可归纳为两点。 第一,是回归情结。原初的人类生活在森林里,人类以林中果实为食,以树叶为衣,构木为巢居于树上,中国人称这个历史时代为“有巢氏时代”。人类食、住衣全仰仗森林,森林成了人类的原始家园。尽管人类最终走出了森林(至今仍有少数部族生活于森林、以其为家园。),但积淀了人类生命经历的森林,无时不唤起人们温馨的感受。心理学基本原理认为,情感过程是重要的心理过程。对于文明的人类来说,森林不再只是一个生物、物质世界,它还是一个积淀着人类情感的精神世界,它时时召唤着曾经相依相傍过的人类子孙们回归森林。回归情结正是森林旅游的原动力之一,人们相率来到人类母亲的怀抱中体验人类的原初感觉。成语“叶落归根”具有深刻的心理学底蕴。它把叶喻为人,把树木、森林喻为人类之根。就个体而言,“叶落归根”是指归老于老家、故园;就集体而言,“叶落归根”是把森林当作人类的精神家园。森林旅游类似寻根访祖旅游,其相似点在于回归情结。这种情结愈浓,森林旅游便愈具魅力。 第二,是绿色情结。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世纪之交的人们生态意识逐渐增强。生态意识是一种生理学现象,是指文明社会的人们对生态环境以及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感知、思维与关心。人类依存于生态环境。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文明的演进,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渐加深。即使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近十年来生态危机亦愈演愈烈。森林剧减,草原破坏,水土流失,河湖污染,空气恶化,尤其大中城市噪音、污染日益盛行,城市病困扰现代人。从物质、文化享受上看,现代人生活质量提高了;从生态意义上看,现代人生活质量降低了。于是,到森林公园、到大自然中去旅游,成为一种生活要求,人们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于是绿色旅游应运而生。这种生活欲求是由生态意识——绿色思想驱使而产生的。国际有识之士预测,21世纪将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世纪,是绿色的世纪。旅游心理学还告诉我们:要求旅游环境质量高,是现代游客的一个心理要求。面对众多被污染的旅游客体,游客选择空气清新、景色幽美的森林,乃是时势的必然。绿色情结固然是心理学现象,也不无社会学底蕴。可以说,社会的物质生产愈发达,人们的物质生活愈优裕,森林旅游便愈受青睐。 三 从美学方面看,森林旅游首先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森林自然美最具共性、最富特色的是其绿色之美。绿色象征生命,象征春天,象征希望,象征和平,象征安全。绿色使人感受到安宁,安宁是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与生理需求。绿色令人领略到祥和,祥和能派生温馨,祥和、温馨皆是幸福。森林集绿色之大成。绿色大家庭的每一成员都给人以不同的美感享受。墨绿,令人生纯朴沉稳之感,久置其中,能予人大方稳重的熏陶。翠绿,一往情深,妩媚动人。嫩草绿,表现出永恒的盎然春意,时时刻刻予人以勃勃生机。黄雀绿,含波顾盼,在艳与不艳之间,极富婉约之美。橄榄绿,清润含蓄,一如橄榄果予人悠长的回味。鸭头绿,典丽而畅快。苔绿,清盈脱俗,予人高雅超然之感。冰绿,晶莹而富透明感,教人冰清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