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59 (1999)02-0036-04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 世纪下半叶出现于西方的一种文化思潮,它孕育于本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兴起,70、80年代在欧美达到巅峰。国内学术界有不少人认为,按照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点,它的兴起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的达达主义运动。它首先形成于建筑和文化领域,后来扩展到艺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虽然自命或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者的人并不很多,但其影响却相当深远,不仅在欧美各国引起了剧烈的文化震荡,而且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也引发了一股效仿的热潮。 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荒诞与虚无 作为一种新的思维范式,后现代主义就其理论建构而言,并没有统一的写作模式和一套相互连贯的理论观点,它只不过是众多观念的无序组合。有人把后现代主义总结为美学意义上的四个原则:不确定性、虚无、抽象和荒诞。(注:参见瞿世镜:《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254页。)我认为,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荒诞与虚无。这种特征正体现在它那无中心、无历史、随遇而安的游戏态度和从破碎而荒诞的生活中寻找诗性快乐的黑色幽默风格中。 作为一种彻底的反传统思潮,后现代主义在哲学上主要体现为后结构主义。它通过尖锐地批判传统的西方思维方式与哲学观念,来否定整个西方文化形态赖以建立的思想基础及其合法性依据。在宇宙自然观方面,西方传统哲学认为,世界的发生发展有一个合理的依据,这种合理性依据后来成为了西方理性主义的坚实基础;与此相反,后现代主义的宇宙自然观则否认世界的发生发展有符合逻辑的因果与目的,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宇宙规律、世界秩序已经消失,人们面对的唯有毫无理喻的荒诞。在社会历史观方面,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历史是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矛盾中前进的,人类社会的每一进步都意味着相应的人类情感代价的支付,而每一人伦感情的牺牲也可能意味着人类历史的新阶段,这种合乎逻辑的秩序和常规也就构成了历史理性主义的基本内涵。一些后现代主义者正是从此找到了反传统理性主义的突破口,他们全部摒弃了历史合理性的所有设想,主张应把关注的焦点从抽象的历史目的转向具体的人类生存,从人类集体的遥远事业转向个人的当下不幸。如萨特的文学正是以寓言般的形式对人类长期以来用无休止忏悔方式纵容罪恶衍生的质问,是对历史理性主义强有力的摇撼。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西方传统哲学坚信人类有能力认识自身所在世界,也有能力认识人类社会,进而推进历史的发展进步。而后现代主义则无情地抛弃了这一信念,主张人的所谓理性认识能力只是一种自我欺骗的虚设,认为人的许多行为只是一时的冲动而不是理性的产物,人既不能认识世界,也不能认识人自己,人们越是依靠理性与科学,就越是使自己被愚弄、欺骗,从而造成自我的根本异化。如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根本上就把人生称之为一种误入,认为人根本无法与世界建立合乎逻辑的联系,更不能认识世界的本质。人所能拥有的只是主观选择的自由,任何真实与否的命题都是毫无意义的虚无。与对人类认识世界能力的充分自信相适应,西方传统哲学对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持相当乐观的态度。在西方传统哲学中,一直把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置于历史的首位。而后现代主义则从人类本体论的角度出发,认为传统理性主义所追求并获得的社会繁荣、历史进步只是一种片面畸形的世界目的。人类不可能仅仅以改造和征服自然而获得人生的幸福。所以,在后现代主义作品中,往往难以见到传统西方理性主义所具有的那种自信、豪迈、光明与希望。“后现代作品中的人物只不过是场景中一个可以替代的暂时性角色,他丧失了悲剧的气息,而多了些游戏成分,他以自身灵肉的无言的麻木(中止任何选择、性格破碎和叙事零乱)的方式达到解除欲望的焦虑痛苦的目的。”(注: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页。)后现代主义作家、艺术家们对社会、对现实、对人生、对自己,均失去了信心。反讽与戏谑,自贬与嘲弄,悲观与失意,成为后现代主义作品的主调。 从写作方式上来看,后现代主义也极尽其破坏一切、崇尚虚无之能事。后现代作家尖锐批判建立在模仿论之上的传统文学观,并试图推翻传统文学的表现原则(描写现实)和表现方式(叙述故事或描写内心事件、心理过程),而且对小说这一形式和叙述本身保持激烈的批判态度。后现代主义还力图打破传统的文学分类法,拆除各种文学体裁的外部边界,模糊它们的分野。传统文学作品大多体现出某种教化的目的,而后现代作家则根本不相信什么先验、客观的意义,在他们那里,写作仅仅是一种语言排列组合的游戏。 另外,传统的艺术技巧在后现代主义作品中退居其次,而一些新的表现手段则被大量运用,其中最突出的有四种。一是蒙太奇:将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语句和内容重新排列组合,或把一些在内容、形式上并无联系、处在不同时空层次的叙述衔接起来,以增强对读者的感官刺激;二是讽仿: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对古典文学名著的题材、内容、形式和风格进行夸张的、扭曲变形的、嘲弄的模仿,使其变得荒唐和滑稽可笑;三是拼接:将各种文本如文学作品、科学论文、哲学、历史和神学著作、新闻报道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俗语和俚语等组合在一起,使这些毫不相干的片断构成一个似乎有内在关联的整体;四是拼贴:把文字、绘画、广告甚至地铁月票、购物发票等拼凑在一起,组成一个杂烩式的“泛文本”,来破坏和颠覆既成的文学形式和规范。它的这种反对整体和解构中心的多元论世界观,玩弄拼贴游戏和追求写作(文本)快乐的艺术态度,一味追求反讽、黑色幽默的美学效果,使其成为了本世纪下半叶以来哲学和文学艺术界破坏与虚无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