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目前正在筹划面向新世纪的支柱产业,全市的产业都在向都市型经济方向调整 一、文化产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改革开放的20年,给上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超常规发展。特别是近5年来,上海的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3%,1998年的GDP已率先达到人均3000美元的次发达标准,成为内地第一个由温饱型生态发展为小康型生态的特大型都市。在经济超常规发展的态势下,文化硬件建设也有了超常规发展。东方明珠、上海影城、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和上海大剧院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的建成和启用,上海国际电视节、电影节、文化艺术节、旅游节等重大文化活动的举办,使上海再度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成为远东和西太平洋的文化重镇。这也从物质基础和硬件方面,为上海把文化发展作为都市支柱性产业提供了基础和可行。 经济发展的规律揭示,当GDP发展到人均3000美元、5000美元和8000美元至10000美元的几个“坎”时,传统产业将被新兴产业所替代,第三产业、第四产业的发展将大大超过第一、第二产业,并逐渐成为主流产业。文化产业就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又是都市经济型的产业。如美国的电影业,就既是国内的支柱产业,又是对外贸易的拳头产业。上海目前正在筹划面向新世纪的支柱产业,全市的产业都在向都市型经济方向调整。因此,文化产业化,迅速发展成支柱产业,其意义和作用已远远超过了文化发展的自身。 这几年上海文化发展出现了产业化的好兆头。据初步统计,1997年上海广电、报业、出版、旅游等文化业的销售额为100多亿元,占GDP的3%左右。按通行标准,把上海文化业的产值在GDP的比重提高到6~8%,就可成为支柱产业。也就是说,按1997年的统计口径,上海的文化业产值要达到200亿至300亿之间。按动态统计,上海的人均GDP在2000年要达到5000美元左右,2010年要达到8000~10000美元,将率先跨入中等发达和发达地区。上海文化业的产值也要在2000年相应地达到500亿元左右,2010年要达到600亿~800亿元。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只要通过努力,是有可能实现的。 双休日的实施,恩格尔系数的逐年下降,人均收入的逐年提高,使上海人均文化消费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为上海文化产业化和发展成为支柱产业提供了可能。同时,上海的文化消费市场又是一个强大的潜在市场。据统计,去年本市人均看戏为0.5场,人均看电影为2次。按国际通常的发展规律,当GDP由温饱向小康转化、再向富裕转化的二级跳远中,人们的文化消费将呈跳跃性的增长。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上海对内对外的开放,将上海构建成为国内乃至远东和西太平洋地区的文化消费中心,也是完全可行的。另外,文化消费的边际效应,也常常超出人们的预期。如前不久在京城太庙演出的情景歌剧《图兰多》,2000多海内外观众带来了3亿多美元的消费。 上海在最短的时间里,成为远东乃至西太平洋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这是完全可行的 二、以文化产业化推动本市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上海文化产业化的进程,不是在一张白纸上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而是要实施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体制的转轨,任务十分艰巨。因此,上海文化产业化的进程,就是本市文艺体制、机制深化改革,适应市场体制、机制的进程。 本市文艺体制、机制改革既有一般国企的优化资源配置、减员增效、提高市场竞争力等经济方面的一系列课题,也有出作品、出人才,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因此,产业化必须与文艺体制、机制的改革相结合。 文艺体制、机制的改革是一个综合工程,它涉及方方面面。现阶段,就是看其能否早日走上产业化之路,能否掀起上海文化建设的新高潮,能否成为真正有影响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具体而言,创作上是否找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点,有轰动之作和传世之作问世,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人才上是否以市场机制引进和培养人才,形成了人才高地;管理上是否由职能部门办文化转化为管大文化,为文化产业的良性成长提供环境和保护等。除此之外,还应引入一些量化指标,如用3年或5年的时间,将上海文化产业发展为支柱产业,文化产值由1997年的100多亿,增长为400~600亿,由占GDP的3%,上升为6%。 目前世界公认的文化中心有纽约、巴黎和法兰克福。就以纽约舞台演出为例,纽约百老汇的剧院有260多家以及林肯艺术中心等,这才构成了一道举世闻名的演出舞台景观。上海要在3~5年内,达到这样规模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是有难度的。而在最短的时间里,成为远东乃至西太平洋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这是完全可行的。因此,这里不妨引进东西文化的交汇点,以华人为主体的国际大都市——香港文化产业的一些经济指标。 香港回归,给上海文化产业化提供了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的量化指标。1997年,香港拍摄电影近百部,本地票房回收6亿多港币,上海拍摄电影十多部,全市的总票房尽管创下历史纪录,但只有2亿多人民币;两地电视台和频道数量差别不大,香港电视黄金时间的剧目基本是自产的,而上海电视黄金时间的剧目主要是外来的;年轻有为的导演,颇有招徕力的明星,香港也要比上海多得多。还有音像制品方面,他们的年销售额约在60亿港币左右,而在全国销售额居老大的上海音像制作公司的年销售额仅为2亿人民币;报业方面,全港约有近400家报刊,有一大批自由职业性质的专栏作家和写手;舞台演出方面,拥有一批最有经济效益的流行歌手等。当然,上海的文化底蕴、人才优势和文化消费市场潜能,是香港难以比拟的。总之,如果说上海文艺体制和机制改革成功与否有什么硬指标的话,除了出作品、出人才,就是看它是否已成为本市的支柱产业,为本市GDP的增长作出了贡献,形成了经济上的良好循环和人才高地。文艺体制改革给文化产业化提供了良好机遇,文化产业化也给文艺体制改革带来动力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