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伟大历史转折。邓小平同志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拨乱反正,二是全面改革。全面改革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包括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大众文化”现象,正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长起来的新事物。本文拟以改革开放作为历史大背景来研讨当前“大众文化”的产生、特征及社会功能等问题。 一、观念的转变与文化的市场取向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通过拨乱反正,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概括起来说,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就是改革开放,这是新时期区别于建国以后前29年的最鲜明的特征。从思想文化领域来看,十一届三中全会当时所面临的状况,大家还记忆犹新。由于长期盛行的个人迷信,在“两个凡是”的影响下,人们思想僵化,观念陈旧,文化教育工作刚刚经历了一场浩劫,再加上长期的闭关锁国,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知之甚少,对西方世界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科技等综合国力为后盾,并赋以特定政治内涵的世界文化辐射与传播,可以说是毫无招架的能力。正是为了扭转这种被动落后的局面,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领导和支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强调为了摆脱困境打开局面,“首先是解放思想”,从而恢复和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注:《邓小平文选》,第2版,第2卷,141页。)在思想大解放中,改革成了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场革命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尤其要转变那些不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文化价值观和文化模式,努力形成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导、舆论力量、价值观念、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克服小生产的狭隘眼界和保守习气,抵制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振奋起全国各族人民献身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热情和创造精神。从文化建设领域来看,那就是随着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来,市场机制的作用日益扩大,文化事业的发展必然面临市场取向。文化产业是90年代初期在我国提出来的新概念。过去,文化归属于社会公用事业,属于公益性和福利性事业的范畴,基本上依靠政府投入。现在,文化事业被纳入了第三产业,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文化产业”也就应运而生。这种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产品及文化活动为主体对象,从事文化的生产经营、开发建设、流通消费、有偿服务的产业门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的市场取向和产业化,不仅使文化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会越来越突出,而且,也有利于调动各* 面兴办社会文化事业的积极性,使文化产业和社会文化事业获得迅速的发展。现阶段的社会文化事业,包括有政府直接主办的服务性文化,有群众文化系统从事的公益性文化,有文化部门补文助文的经营性文化,有社会力量投资的商业性文化,有行业自办的自我服务性文化,有民间自发的自娱自乐性文化等等。“大众文化”也就是伴随文化产业的兴起而出现的社会文化现象。我们之所以把它主要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形态来研讨,是因为它从总体特征上具有产业化的趋势和性质,有一些又并没有达到产业化的程度,加之,大众文化在我国现阶段还属于一种成长中的事物,过早地给它一些定论,也许是并不明智的。从本质上说,大众文化是产生于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之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都市文化,是现代商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最早出现在西方,它是在现代化大都市及其辐射范围内大众商业消费场合中流行的文化类型。它体现了现代社会快节奏、高效率、流动性大、可以借助现代媒体或设备传播等特点。 20年来,大众文化以其丰富多彩的形式在我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从总的发展趋势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必然走产业化的道路。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传播和消费都要受到市场竞争和价值规律的支配。在文化的市场取向和产业化的过程中,包括大众文化在内的社会文化事业,必然呈现多元化的形态,文化产业现已突破了行业和地域的界限,突破了所有制的界限,突破了资本来源的界限,突破了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的界限,甚至也可以突破境内外、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并不断地向外延伸和拓展。文化产业不仅可以向第三产业中的其他行业发展,甚至也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渗透和发展。文化产业在这种发展中必将形成自身的优势,并积极创造条件,将逐步由事业型、公益型、服务型向经营型、企业型过渡,向产业化、社会化发展,实现规模化经营、集团化经营,这是文化的市场取向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发展社会文化事业的一个大转变。 文化涉及意识形态问题,能不能对外开放,这也有一个思想解放的问题。毫无疑问,在社会转型和文化产业多元化格局中,由于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包括大众文化在内的文化产业,其指导思想仍然要坚持一元化导向,也就是说,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资本主义社会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社会管理方面取得了许多历史性的文明成果,我们必须大胆借鉴和吸收,为我所用,并结合我们的实践加以新的创造。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注:《邓小平文选》,第2版,第3卷,373页。)我们还要明确认识,当今人类文化的结晶是全体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文化是在人际和国际间的思想文化相互交流和碰撞中发展的,且当今有些文化传媒已经无国界可言,这在大众文化的一些门类上已经看得很明显。我们只有主动打开国门,跟上时代潮流,善于把握文化本身的开放性特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中发展自己,才能增强对各种外来文化垃圾的抵抗和防御能力。对外开放当然也是有风险的,特别在思想文化领域,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正如邓小平所比喻的那样,门窗打开了,进来了新鲜空气,也可能飞进来几只苍蝇,“但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政策和国家机器有力量去克服这些东西。所以事情并不可怕”。(注:《邓小平文选》,第2版,第3卷,139页。)正因为我们党的第二、三代领导集体,科学地分析了新的国际形势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果断地提出和坚持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才有了广泛的国际文化交流,使得最早出现在西方的大众文化能够移植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沃土之中,使我国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社会文化事业,也只有在这种开放和交流中,才能适应现代化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时代潮流,并使自身获得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