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诚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现代文化建设既是经济和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的时代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深层动力和精神保证。而从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指向说来,市场经济实践所达成的不仅仅是经济的进步,而且是现代文化的生成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的整体性进步。从这一目标指向出发我们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是现代市场经济实践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课题。 社会主义现代文化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着眼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基本结构,我们认为对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培育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一、主流文化:弘扬时代主旋律 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其作了简明的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概括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普遍真理与中国当代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产生于新时代,从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的有机统一,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它产生形成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实践,因此它是一种有时代特色的、全新的文化。其时代特色具体表现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主流文化就必须带有这个时代的特色;它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除了时代性特色之外,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还应体现开放性和群众性的特点。所谓开放性,即拥有海纳百川的心胸,贯彻宽容原则,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继承传统的,吸收国外的一切好的东西,使其自身成为形式开放、不断发展的博大体系;所谓群众性是强调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创造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人,是一切文化创造的最深厚的源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从群众中吸收营养,又用健康的文化成果教育、服务于人民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公民。 着力于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旋律。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关注人的发展,也是当代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大趋势。八十年代的西方学者所注重的对发展问题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在九十年代有了新的拓展,重点把人类自我发展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处于这样一个综合发展的新时代,就给我国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现代文化主旋律,应自觉地把人的素质的提高作为一项跨世纪主题,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常抓不懈。 首先,人的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要创造物质文明,而且要有精神文明。因此,占据了生产资料从而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应该同时成为精神文明的创造者。这种占据和创造,一方面表现为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指导全体社会成员,另一方面表现为工人阶级自身也必须在领导和组织社会化大生产中不断地改造自己,既从物质贫困中解放出来,又从精神贫困中解放出来,达到真正地解放。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 其次,高度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对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具有现实的意义。改革开放,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提高,但从适应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来看,差距还很大;就基本文化素质而论,受教育群体比例还较小;就道德素质而言,社会转型又造成一定的价值混乱,这些都使提高国民素质的任务成为当务之急。 另外,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也是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科学决策。今日的国际竞争,根本上是国民综合素质的竞争。同时未来学家预言,目前人类正处于“第三次大转变”的时期,旧的工业生产方式已走到尽头,今后人类生存不再单靠土地种植和开发不可再生资源来维持,而必须调整人类的文化实践方式,这将导致一种以文化资源为基础的生态文明的出现。因此,立于新的视角之上,我们会认识到人的综合素质在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地位。 由上说明,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作为现时代的主流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居核心地位,在其现实操作中完全可以与其它文化在社会转型期之时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二、精英文化的现代使命 精英文化作为知识分子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占有十分突出地位。随着我国的社会转型,精英文化的独到价值逐渐得到确认。确切地说,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人文知识分子创造、传播与分享的文化,“精英”是指社会为其设置专门职业或特殊身份的人文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