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属性,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进步的无穷动力。一个没有创造力而只会循规蹈矩的人算不上一个真正的人才,创造力是人才成长的最重要的特征,表现为在工作中敢于批判和冒险、敢于标新立异、不迷信权威、不守常规、自信和富有激情等。 创造力的大小不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如性格、气质类型等,而且更受文化环境的影响,包括家庭、社会与学校中的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是人创造的,但同时也影响着处于其中的人,影响着人的思维观念、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等。在一个人从幼儿成长为青年的过程中,他所经历的文化熏陶将对其创造力品质打上深深的“烙印”。文化既是人的生存环境,也是人的创造力得以发展的空间。 然而,不同特征的文化对于创造力发展的影响也不相同,有的是鼓励创造力的发展,有的则是抵制创造力的发展。众所周知,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但是,在以伦理本位主义为基本特征的儒家文化中,却找不到创造力发展所需要的那种自由空间,相反,那种深厚的“人伦”积淀却成了创造力发展的羁绊与桎梏。 一 重“礼”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特点。“礼”是为维护等级尊卑而制定的道德行为规范。《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对西周之“礼”记载曰“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君令而不违,臣共而不贰,父慈而教,子教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为了维持“礼”的道德力量,儒家文化规定了严格的等级秩序。在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伦中,除朋友一伦外,另外四伦都是上下尊卑的等级从属关系,特别是君臣、父子两伦尤其如此,五常中的仁、义、礼、智四德,也主要体现在这两伦中。在儒学中,等级制度与伦理道德内容是融为一体的。 以重人伦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向人们灌输的是群体化或等级化的生活准则,它将人的存在价值定位于纲常伦理的网络中,习惯于将个体看成是集体的一部分。臣与君、子与父、妻与夫、学生与老师,不仅人格不平等,前者连“自我”都找不着。可见,个人在儒家文化中只能作为封建纲常礼教的牺牲品,它由此培养了人与人和睦相处的社会风尚,形成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但同时也造成了人们崇尚传统、迷信权威、湮灭自我的心态,它由此也扼杀了个人对于传统或权威的怀疑、反叛与超越意识,个人的人格的独立与个性的鲜活受到极大的约束。因而,儒家文化不是独立、批判、幻想、怀疑等创造品质生长的沃土,而是造就具有温厚、驯顺、谨慎、克制等品质的奴化人格的温床,在儒家文化中培养的是毫无创造精神的、奴性十足的顺民、孝子。 二 教育与文化息息相关,一方面,教育本身就具有文化特质,对文化起着选择与继承、批判与创造、交流与发展的作用;同时,教育作为文化环境的特殊部分,就必定要受文化的制约与影响。反思我们的教育,可以发现儒家文化的影响不仅根深蒂固,而且无处不在。毫无疑问,家庭是人成长的最初文化环境,可这是个什么样的文化氛围呢?儿童要么被爱护在家长的怀里,百般宠护,其独立的自我成长的机会被慈爱地剥夺;要么以专制手段迫使儿童“听话”,粗暴地限制儿童自主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儿童只能按照家长的意愿去做所谓的“乖孩子”、“好孩子”。在家庭教育的传统观念中,儿童不是被看作是儿童自己,而是被当作家长的一部分,孩子服从家长的意愿是天经地义的道理,儿童的独立性与创造力的发展就这样被“理所当然”地蚕食了。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儿童在3岁前,就已经有了独立性,独立性是创造个性的基础。 没有独立的个性,何来创造力的发展? 作为人才成长主要场所的学校教育又何尝不是在有意无意地“驯服”学生呢?首先,“学而优则仕”的观念至今仍影响着学生的求学目的——不是为了发明创造,而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做“仕”。其次,在培养模式上单一僵化。儒家文化中有相当浓厚的大一统观念,这不仅体现在政治上高度的中央集权,而且也表现在教育中的统一课程计划、统一招生、统一教学大纲、使用统编教材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上。再次,在教学思想上,崇尚传统、讲究继承。教师是当然的权威,书本神圣不可怀疑,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主要就是接受、记牢。这与国外教育鼓励学生大胆怀疑、大胆探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不是不要求学生多思多想,但思的想的是怎么与教师、与书本一致,而不是突破既有认识去创新;教师习惯于教室里“鸦雀无声”,讨厌爱质疑的学生;在考试中,经常规定一些“标准答案”,甚至连解答步骤及其分值也规定好,如果哪个学生没有在答卷上“亦步亦趋”,即使解答正确,甚至方法新颖、哪怕更巧妙,也往往被判失分,这就无形中强化了教师和书本的权威地位。考试成了对学生“复制力”的检验——将教师或课本上讲的“复制”到卷子上,“复制”得好则高分,反之则低分。于是,“上课记笔记,下课补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答笔记”就成了常见的学习景观,甚至大学也是如此。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机制是基本经验性反射,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受到束缚,最起码没有受到鼓励。 杨振宁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专访时认为:中国学生除了知识面不宽以外,就是胆子比较小,认为书本上的知识不能随随便便地怀疑,这点与美国学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学生往往是考试的巨人、创造力的矮子。改变对知识的复制、继承、转递为对知识的批判、怀疑和创造是当今教育思想的变革之一。谈人才、谈适应性、谈创造性,其本质只有一个,那就是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于新的环境。学生没有创造力,也就失去了活力,甚至失去他“记住”的那些知识的价值。可以说,传统的学校教育不仅忽视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而且还常常与创造力相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