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一位已写出35本论中国文学的著作的资深汉学家——年过八旬的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费德林(生于1912年)在畅谈他的文学研究生涯时,深有体会地说:“我一辈子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我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始终没有中断过,为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在文学和文化方面是值得自豪的国家。中国的诗经、楚辞、唐诗、元曲等等优秀著作是任何一个国家所望尘莫及的。”(注:费德林答记者问,《文艺报》1989年7月8日,第4版。) 应该说,这话在世界各国有成就的汉学家中,是有代表性的,反映了他们孜孜不倦地探讨中国文化各个领域的可敬精神。 一、诸子百家和古代文化典籍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诸子百家的著作,优先受到东西方国家重视。其传播的特点是历时久,普及面广。 欧洲从17、18世纪流行“中国热”时就开始翻译中国文化典籍,法国早在17世纪下半叶已介绍了“四书”、“五经”。西方研究儒、释、道学究竟起于何时虽无定论,但是至迟在16世纪耶稣会传教士来华时,他们在研习汉语时就已经接触了儒家经典。东方的日本,此项研究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17世纪至19世纪中叶)。而俄国在18、19世纪之交,诗人普希金就已知道有“中国的贤人孔夫子”了。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古籍在国外广为传播。以苏联为最多。迄今已译成俄文出单行本的有:《管子》(施泰因译并注,1959)、《周易》(休茨基译,1960)、《孙子兵法》(康拉德译并注,1950)、《战国策》(克·瓦西里耶夫译并注,1968)、《商君书》(佩列洛莫夫译并注,1968)、《中国古代的无神论者,唯物论者,辩证法家(列子、杨朱、庄子)》、(波兹涅耶娃编译,1967)、《论语》(西门年科选译,1989)等。另外,佩列洛莫夫还有研究儒学的专著《孔子:生平、学说、命运》(1993)。 此外,由司徒卢威和列德尔编选的《古代东方史文选》(1963)中还收入由波兹涅耶娃所译的《春秋》、《左传》、《国语》、《论语》、《孙子》、《老子》、《孟子》、《墨子》、《庄子》、《荀子》、《吕氏春秋》、《战国策》、《列子》等书;虽然都是摘选片段,但却是在俄国第一次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古代诸子百家,让那里的读者初次了解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后来东欧国家的汉学家中有人甚至间接从俄文译本来阅读这些中国文化典籍。 波兹涅耶娃(1908—1974)出自汉学世家,本人精通古汉语,在中国文化和文学方面造诣很深,1944年起长期在莫斯科大学担任教员、教授,对于传播中国文化贡献极大。 苏联译介中国古籍的另一个重点是《史记》。迄今已出过两种单行本:一是《司马迁文选》,帕纳秀克译,1950年出版;一是《史记》两卷本,维亚特金和塔斯金合译,两卷先后于1972年和1975年出版。列宁格勒的汉学家克罗尔(生于1931年)还写出论《史记》及其作者的专著《司马迁——历史学家》(1970)。 同时,苏联还有下列书籍的节译发表:《淮南子》、《盐铁论》、《汉书》和《韩非子》。分别见于《古代世界史文选》(司徒卢威编,1950)和《远东诗歌与散文》(1973)。 在日本,对这些古籍的研究除了开始得早(15世纪便有了桃源的《史记抄》),译本种类多,例如从1946—1978年统计,日文翻译出版的书籍为:《论语》(16种),《孟子》(12种),《庄子》(15种),《荀子》(3种),《韩非子》(3种),等;比西方更为突出的是研究家写成的学术专著多。即以研究《史记》的成果为例,50年代以来已有安绩由纪子的《史记的人物评语》、桥木尧的《史记入门》、陈舜臣的《史记之旅》等著作。有影响的论文有增田欣的《史记为源泉的说话的考察》(1976)、仁田香鹤子的《源氏物语里史记的投影》(1955)。还有作家以《史记》为题材进行文学创作,如司马辽太郎的《项羽与刘邦》(新潮社,1980)。 至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汉学家,其人数之多恐怕在世界上有汉学的国家里也是数一数二的。著名的至少可以举出下列几位:法政大学教授长泽规矩也(1902—),以中国文学史家著称,研究范围涉及先秦至清代,著述丰硕,有《汉文学概论》(1952)、《周易注疏》(1973)等著作和编辑《和刻本诸子大成》(5卷,1975)。 京都大学教授吉川幸次郎(1904—1980),广泛研究中国文学史、散文、戏曲、小说,著述极丰,有《吉川幸次郎全集》24卷本(1973)。横滨市立大学教授波多野太郎(1912—),研究重点之一是先秦散文,有著作《老庄王注校正》(1952)、《老子序说》(1978)、《老子道德经研究》(1979)。任教于大学30多年的前野直彬(1920—)写有大量论著,涉及先秦的文学等。名古屋大学教授今鹰真(1934—)著有《墨子的文章》(1968)、《诸子百家》(1975)和译作《司马迁》(1965 )、 《史记列传》(1969)等。仅此几位就足以说明在日本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斑。他们的汉学家所著所论,不时地被西方和俄苏的汉学界所援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