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G03 从地图上看,所谓桂北,是一个以桂林市为中心的大致的环形地域。同心圆的圆心是今桂林市区,内圆圈连缀、包孕着阳朔、临桂、灵川和兴安四县,外圆圈连缀、包孕着全州、资源、灌阳、荔浦、平乐、恭城、永福和龙胜八县。也就是说,本文所言的桂北,指今广西北部,即以桂林市为中心,包括周围10个县的区域范围。 从历史沿革和文化演变的角度考察,千百年来,中原和外地人,通常把桂北故土呼为桂州或桂林,换言之,可以用桂州或桂林作为桂北故地的代名词。此地,文化源流相同,风土人情相通,桂林话作为流行语言在区域内为各民族共同使用,区域内各民族形成了近似或相互认同的生活习惯与文化基础,具有天然的聚合力、趋同性。 从历史上分析,不能不承认,相对中土而言,桂北长期属于蛮荒之地,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中原人士视为畏途,朝廷把这里作为贬谪官吏的流放地。可是“每一种缺陷都有补偿”(钱钟书语)。桂北的山山水水,因此逢遇了知己,因此得到发现,得到开发,得到传播,以至彰显于世,声震华夏,逐渐形成了有容乃大的,不同于荆楚、吴越、巴蜀、中州的文化传统。桂林,和整个桂北地区,由于漓江的恩泽,自秦汉以降,便比广西其他地方首先受惠于中原先进文明,整个封建时代,桂北的文化、教育领先于粤西各地,一直发挥着核心主导作用;桂林,作为该区域的中心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则一直决定影响着该区域的发展进步,区域内各县,都接受桂林的引导和辐射,各族民众,对桂林有一种天然的神往之情和向心力。桂林文化的传统,集中反映了桂北文化传统的基本特色和基本精神,探讨桂林文化传统,是把握桂北文化基本精神的终南捷径。所谓文化的基本精神,用张岱年先生的解释,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亦即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注: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见老品、王平编:《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散文精品》下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4出版,第291页;本文所引张岱年先生的言论均出自该书该文,以下恕不一一注明。) 桂北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推动桂北文化不断发展变化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呢?我以为,这个基本精神或者说基本思想可以大体浓缩为下述四点: 一、兼容并包 桂北文化,有着鲜活的兼容并包的特质和精神。众所周知,古时候,桂北为百越之地,其文化的源头是百越文化。作为广西境内的一系,叫骆越文化。这是桂北文化的母体或底层。但是,桂北文化又绝非仅仅是一种封闭的地域文化,而是一种能包容天下美好事物的开放型文化。现今一般人都知道,骆越文化或者说桂北文化很善于“拿来”和“吸收”,都说秦汉以后,随着中原汉人的连绵流入,桂北文化逐渐积累起了丰厚的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原文化底蕴;人们还知道,桂北故地,地扼“三楚、两广之咽喉”,桂北文化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广受荆楚文化浸淫,同时也跟岭南文化发生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联系;后来,还接受了佛教文化的影响。因此,桂北文化从来就是一个兼容并包的有独特个性的复合体。对此人所共知的情形,本文不想多说。 我在这里欲强调的主要有两点。 第一,有人说,桂北文化受中原影响起始于秦汉时期,这是缺乏研究的不负责任的说法。桂北文化和中原文化发生联系,从中原文化吸收养料以发展壮大自己,早在商周与春秋之际,乃至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有学者曾经指出:已出土的新石器和印纹陶器,表明在新石器时代,岭南文化即与中原文化发生了联系,而《逸周书·王会》和《诗经》中的某些文字,可以证明周代之际这种联系仍在继续,至于70年代在灌阳、恭城、平乐等地先后出土的圈带纹铜钟和一批其他式样的青铜器、陶器,更是充足的证据。(注:张益桂、张家璠:《桂林史话》,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10月版,第20~22页。) 第二,桂北文化的这种兼容并包精神一直在发扬着,深化着,并以此推动着自身的演变。如果说,隋唐以前,桂北文化还主要是在骆越文化原始母体上,溶入了中原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以及岭南文化、荆楚文化的某些成分,具有较浓的本土色彩,那末,自此以后,桂北文化更加敞开她宽广的胸怀,广泛接纳新近涌入的外来文化,如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桂林七星岩洞口上方,至今还留有隋代高僧昙迁的手迹刻石,桂林开元寺等佛教寺院,隋代业已建立,唐初桂林西山脚的西庆林寺成了中国南方五大禅院之一,桂林城内外的石山上(如西山、伏波山、叠彩山、骝马山等),至今仍留在当年镌刻的各式摩崖造像好几百尊,这些佛像成为桂北文化一道耀人的风景。这种情形不独见于桂林,桂北地区各县也屡见不鲜,如全州便建有声名远播的湘山寺。随之而来的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文化。尤其叫人感慨的是,在桂林,居然存在让儒、道、佛、伊斯兰共处同一景区的现象,全然不同于华夏许多地方,诸教各不相容,占山为王的情形。最典型的例子是七星岩,在这里,既建有佛教的栖霞寺,又有筑道教的庆林观和乌龟盘蛇浮雕,还盖了代表伊斯兰文化的清真寺,在伏波山,也有儒道释共存共荣的情况。我甚至感觉,桂北文化正因为拥有自古以来所形成的有容乃大的兼容并包精神或基因,才天生的得天独厚地玉成了后来流淌于李、白、黄新桂系血液中较为开明的文化基因,在抗战那一特殊时期,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先天条件,促成了“桂林文化城”那“独特的历史现象”的产生,桂北文化由是写下了自己新的一章。 二、吐故纳新 吐故纳新,语出《庄子·刻意》,本指人之呼吸,口吐浊气,鼻吸清气。比喻扬弃旧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考察桂北文化发展的历史,吐故纳新精神尤其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