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注意文化研究成果的普及 中国文化研究已经取得很多成果,呈现一派兴旺的学术景象。不过,有些问题还需要学人们思考,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研究的成果如何才能普及开来、成为社会的精神营养?只靠学术杂志和学术专著的传播,还有很大的局限性。专门发表中国文化研究的学术杂志发行量有限,学术专著一般也很难有很好的销路。至于大学生,不论他们是学哪个专业的,阅读文化研究的杂志和专著,为数不多。如果文化研究杂志和专著只是在专业工作者之间流传,范围太窄,很难发挥较大的社会作用。因此,文化研究成果的普及问题应当引起学人的关注。 中国文化研究的学者如果是在高等学校工作,他们可以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使学生受到应有的教益,这是一条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还有一些学者是在研究机构专门从事研究工作,他们很少有和学生接触的机会,因此他们的研究成果除去通过出版面向社会推广以外,缺少了课堂教学这个环节,这是十分可惜的。为弥补这个缺陷,从事中国文化研究的学者最好争取机会到高等学校去作讲演;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不但可以使学生受益,而且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 近三年来,在教育部的领导下,许多高等学校开展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其中含有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受到大学生的欢迎。我想利用《中国文化研究》杂志的宝贵篇幅,向文化研究的学者们介绍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情况,以及我个人的理解和认识,目的只是一个:为普及中国文化研究的成果,我们必须注意教育场所和教育功能,暂不说和社会联系,至少应当和大学联系起来。 在许多大学近三年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们在以下一些问题上有了共识: 第一,素质是人们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 第二,素质可以而且必然转化为人们的外在行为,表现为如何做人,表现为工作态度、工作质量等等。 第三,素质具有多样性,如思想、道德、心理、身体、科学、文化素质等。在我们党的文件中则称之为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四,文化素质是基础。由于文化素质教育含有思想道德的某些内容,因而它又是联结其他素质教育的纽带。文化素质教育与其他素质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是不可缺少的,与政治理论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和德育课都有密切的联系。 第五,文化素质教育应纳入教学计划。例如北京大学在全校开出“名著名篇导读”、“文化自然科学概论”等。清华大学拟出“中国文化名著”、“外国文化名著”、“中国文学名著”、“外国文学名著”共80本书目,供学生选读(有具体的要求和操作方法),并开出“导读”课和“选修”课,帮助学生对书目内容有所了解。其他高校也提出不少行之有效的做法。很明显,在这些课程中,中国和世界的优秀文化是占有相当分量的。 二 历史经验与现实需要相结合 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从大学培养出来的杰出人才,他们一般都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这里所说的“文化素养”,是包含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文化观在内的综合名词。 举个例子来说明。杨振宁博士1997年在清华大学的一次讲话中说,他在西南联大附中读书时的一个暑假,父亲让他读《孟子》一书,并且请了一位国文老师给他讲解。他读了《孟子》以后,得益很多,影响了他后来的科学研究、立身处世等等方面。因此,他主张青年科学工作者们,应读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粹。 还要提到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新中国建立以后,他作了周密的调查,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写出了《新人口论》一书,主张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此书曾受到“左”风的攻击和批判,但是马寅初始终坚持真理。在他处境最困难的时候,他在自己书房里的座右铭,就是《孟子》书中的“善养吾浩然之气”。 可见,战国中期思想家孟轲的著作《孟子》给了杨振宁、马寅初等杰出科学家以精神的力量。孟子强调,人和其他动物不同,人有理想、有操守、有骨气、有道德,这些被他称之为“浩然之气”。他说,这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丝毫不加伤害,就会充满上下四方。这种气,必需与道义配合,缺少道义就失去了力量。这种气,是由道义的日积月累而形成,不是偶然的正义行动所取得的。(注:原文是:“……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孟子·公孙丑上》)) 在孟子看来,这种“浩然之气”可以培育,并不是天生而成的,但是要经过长期痛苦的磨炼。为此,孟子又说了一段对于后代很有教育意义的话:一个人要挑起重担,他的身体和思想都要经受长期的锻炼,饥饿、困乏经常袭来,思想矛盾经常发生,不可意事经常遇到。只有这样,才能坚定他的意志,提高他的判断能力,使他更加冷静、成熟……(注:原文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告子下》)) 孟子从他以前的历史中列举出若干有成就的人,说明这些人都是从忧患和痛苦中奋斗出来的。可见没有忧患的磨炼,没有失败教训的积累,要培养出刚强意志和奋发精神,那是不可能的。当人们懂得人生的曲折和艰苦,才能理解“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真理。很显然,这里所阐述的真理并不限于道德修养,还包括中华民族不畏艰难险阻的民族性格,有这种境界和性格的人,孟子称之为“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注:《孟子·滕文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