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这个概念自70年代以来,在海外已发展多年了,在台湾学术界也颇为流行。台湾学术界曾就此举行过专门的研讨,也有刊物和出版社出版过有关的专门著作。然而,大陆学术界对此似乎没有什么反响。笔者认为对“文化中国”作出积极的回应,有利于推动海峡两岸文化学术交流,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文化中国”与“一国两制”具有共同点 “一国两制”是实现中国统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文化中国”和这一方针具有相容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化中国”从文化理念上突出了一个中国,即中国统一的原则。现在海外华人学者对这一概念的诠释也不尽一致,但其中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强调中国文化并不局限于政治上或地理上的中国,它生根在世界各地区的华人社会中间,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资源;二是强调中国目前在政治上还是分裂的,但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共同创造并共同拥有一个文化传统。这两点归结起来,就是认为从文化的意义上说,中国是统一的。这就在文化的意义上表现了对“一国两制”的认同。环顾世界,除中国大陆这一最大的华人社会外,台湾、香港、澳门也是华人社会;此外,在世界各国各地区,都存在着规模大小不等的华人社会。这些华人社会主要分属于当今世界上的两种基本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尽管存在这样的差异,但上述的华人社会却有着比社会政治制度更为深层的共同性,这就是由长期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文化心理结构。“文化中国”强调在上述华人社会里存在这样一个涵盖不同社会政治制度的中华文化共同体。这显然从更为宽泛的文化意义上认同了“一国两制”。同时,“文化中国”强调海峡两岸拥有共同的文化传统,可以说是突出了实行“一国两制”的文化上的根据。从中国历史来看,曾经也有过政治地域上分裂的时期,然而这总是短暂的。之所以如此,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的文化始终是统一的。这种文化上的统一,使政治上的分裂不可能持久。历史如此,现实也是这样。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根据,就在于海峡两岸在文化根源上是共同的。那些“台独”分子常常在“台湾意识”、“文化本土化”的旗号下,企图否认和隔断海峡两岸长久存在的文化上的统一性。而“文化中国”恰恰强调的就是中国文化从来就是统一的。因此,在包括台湾在内的主张中国统一的海外知识分子手中,它就成为同“台独”势力斗争的一面旗帜。 其次,“文化中国”在文化观上和“一国两制”有契合之处。“一国两制”不仅是国家形态,还有文化观的问题。“一国两制”的主体是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因而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文化无疑是统一后的中国的主流文化。但是,要求统一后的港台文化也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的旗帜之下,则是不现实的。所以,“一国两制”在文化观上,就要求从一元的社会主义文化变为多元并存、多枝同根、共生互动的中华大文化。这一统一的中华大文化,不只是有大陆社会主义文化,还应该包括港台在内的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自由的爱国主义文化,以及将这种文化内容上升到理论层次的主义、学说等等。“文化中国”力图超越意识形态的不同,通过海峡两岸以至世界华人在文化上的认同感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这和“一国两制”所要求的文化观显然是有共同点的。 再次,“文化中国”这个概念有利于从中国文化传统上理解和诠解“一国两制”。“文化中国”强调海峡两岸具有同样的文化传统,也就意味着它主张用这样的文化传统来促进海峡两岸的政治统一。在人际关系、党派关系、民族关系乃至国际关系上,产生分歧以至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中国文化在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时,形成了“和为贵”、“和而不同”即“和合”的传统。这正如台湾学者钱穆在《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国民性及中国文化》中所说的:“大陆喜欢合,台湾亦喜欢合,乃至…全世界的中国人都喜欢合”。这种和合的文化传统深藏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中华古典讲“和合”的不可胜数,归纳起来有三个要旨:“和”,指异质因素的共处;“合”,指异质因素的互补互济;“和合”,指异质因素由此而形成合力,呈现出和谐统一的局面。“一国两制”正是继承和体现了这样的和合文化传统。它既不否认海峡两岸存在着社会制度的差异,但认为两者可以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和平共处,互惠互利,从而使中华民族形成新的合力,焕发出新的生机。香港回归后的实践,不仅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也证明“一国两制”所体现的和合文化传统仍然是有生命力的。它之所以得到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理解和支持,而“台独”之所以不得人心,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前者合乎中国人共同的文化心理结构所培植起来的和合文化传统,而后者则背弃了这一文化传统。因此,“文化中国”和“一国两制”在用海峡两岸共同的文化传统来推动两岸统一这一点上,也是有共识的。 儒学不能成为统一中国的精神体系 “文化中国”虽然和“一国两制”有相容性,但就作为统一中国的基本方针而言,前者是无法替代后者的。 这首先是因为我们不能过分夸大文化传统的认同对于促进中国统一的作用。海峡两岸目前分裂的局面,在本质上是政治问题而不是文化问题。众所周知,海峡两岸的分裂,是国共两党政治斗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因此,实现中国的统一,首先必须从政治上着眼。“一国两制”正是抓住了这一点,突出了不同政治制度的并存:第一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并存,即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并存,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则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第二是不同政体制度的并存,即民主集中制和多元民主制的并存,中国大陆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行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港、澳、台则按照分权制衡的原则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和多党制度,允许三权分立(或五权分立)、文官中立、司法独立、多党竞争及新闻独立等;第三是不同法律制度的并存,大陆和港、澳、台分别施行各自的法律制度,各自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域。香港回归的实践表明,“一国两制”以两种政治制度的上述三方面的并存为主要内涵,把握住了中国统一的关键。因此,在海峡两岸统一的问题上,不能用文化认同来回避或取代政治制度的问题。这就决定了海峡两岸的统一,首要的是举行政治谈判。这样的政治理念是“文化中国”不具备的,所以,作为统一的基本方针,它不可能取“一国两制”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