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文化形态当中,潮人文化有着特别的典型意义。它既是一种地域文化,又是群体文化;既有强烈的中原大陆文化意识,又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在价值取向上,既崇尚“中举为官”,也羡慕“下海赚钱”。因此可以说,潮人文化是在中华主体文化的笼罩下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有机的结合。大陆文化即是以儒家为源系、佐之以佛道的统治文化,人们已极为熟悉,因此本文只强调潮人文化中有关海洋文化的特征。 一、什么是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亦即海洋文明,是文化史中对文化形态的特定称谓。但在目前大多数中外词典中都找不到它的定义。这是因为它首先是文化史研究的学术领域中用的,应用很狭窄,是与内陆文明相对应而起的。其次它是由中国人起的称谓,生活在海洋文化中的人并不特别看重这一点,他们重实际而不重称谓,而中国传统文化“必也正名”,很强调称谓,这才有了海洋文化的说法。在此以前,舆论都认为中国是非海洋文化国家,海洋文化则专指西方列国,一般用西方文明代之。但如果认真地说,海洋文化并不等于西方文明,因为中国也有海洋文化。 就中国本体的文化构成来说,海洋文化与沿海地区文化也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二者不能混淆,也不能替代。确定文化类型的根本依据是生产方式,而不是生活方式。海洋文化指依赖海洋进行商品生产所形成的文化观念和形态。中国的封建时代的内陆文化正与此相反,是依赖土地进行自给自足的生产所形成的。因此沿海地区文化就不一定都是海洋文化,就很容易理解了。 我们在研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时,为了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就产生了不同的概念分类法。如从时间角度,我们划分了先秦文化、汉文化、隋唐文化,宋元文化、明清文化等;从地域角度,我们划分了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潮汕文化等;从群体角度,我们划分了晋商文化、青邦文化、客家文化、潮人文化等;从生产形态角度,我们划分了农耕文化、游牧文化,以致近代的工业文化、旅游文化等。这些都是为了从不同角度研究的方便。其含义既不相同,也就可以相互交叉,比如我们可以说,吴越文化是沿海区域文化,属于农业稻作型文化。这样多维的限定,具体概念就比较清楚一些了。 海洋文化的典型是以古希腊为中心的地中海文化。其特点是以海洋及近海陆地为生产基地,以海上商品交换为主要生产方式。海洋文化的生产并不仅限于打渔、制盐、造船,也包括种田、冶铁、手工业,但其产品并不仅仅是为了自给自足,或在小范围内的原始交换,而是有目的地进行大批量生产,用于海上贸易。由此生产方式才衍生出一系列海洋文化的特点,例如商品意识、开放意识、由航海、造船引起的对天文、气象、数学的重视以致对自然技术科学的重视、对统一语言的重视、对金当量货币的重视等等。这些与以农牧业为主的大陆文化绝不相同。大陆文化以家为本位,海洋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海上行船主要靠个人勇敢和技术);大陆文化重视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海洋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比较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大陆文化中社会科学理论发达,而海洋文化中自然科学理论发达;大陆文化重舍生取义,海洋文化重死里求生。这样的区别可以列举很多很多。因此,沿海地区的文化并不都是海洋文化。例如南美洲的智利文化、古非洲的大津巴布韦文化。中国沿海的齐鲁文化与吴越文化恰恰是构成中国大陆文化的精髓。 这里必须指出,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都是一种历史形成的文化形态,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各自都有长处和短处,而且并不互相排斥。二者是并行、竞争的关系,而非天然地对立。80年代盛极一时的电视系列片《河殇》在这方面做了误导。《河殇》总的指导思想是批判黄色文明的结果,呼吁蔚蓝色的海洋文明。作者说: 只有当蔚蓝色的海风终于化为雨水,重新滋润这片干旱的黄土地时,这些只在春节喜庆日子里才迸发出来的令人惊异的活力,才有可能使巨大的黄土高原重新获得生机。 作者的意图是,只有海洋文明才能挽救大陆文明,看不到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本身就具有向大生产和商品经济转化的潜力,并不需要外来的“救世主”。这种自身进化的过程,避免了海洋文化所带来的诸多弊端:掠夺、战争、走私、唯利是图等等。我们倡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走的正是这条道路,而避免了海洋文明的“弯路”。 二、为什么中国广大沿海地区未能形成海洋文化? 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自然的,二是政治的。 中国有一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18 世纪以前海洋线更长,大约从鄂霍次克海沿岸直到越南南端。在这漫长的海岸线的对面却较少有可以力所能及的商品交换对象,很难形成一个平等的商品交换市场,而面对的是人类尚无法征服的太平洋。从堪察加半岛到海参崴,面对的是日本的北海道,古时都未开发。古时的朝鲜半岛多是中国的附属国,包括日本在内的文化基本上是中华文化类型,无法形成不同的文化的交流。环黄海交流与环渤海(辽宁、山东、河北、天津)交流没什么大不同,都是同一生产方式的内部交流。只有在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在日本出现了不同生产方式的经济势力,这时与青岛、连云港、上海的海上交流才带有海洋文化性质。这种海洋文化交流的雏形又被明清封建政治所扼杀,未能进一步发育。从连云港到上海之间的广大海洋多是内河冲积而成的沙岸,没有远洋航运价值。台湾和海南岛繁荣较晚,其文化类型基本是大陆移民文化,海南岛主要是苏东坡等五公带去的儒家文化,经济类型都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广阔的南沙群岛海域至今尚未形成经济实体,自然也谈不到文化类型了。从自然经济条件上看,只留下从台湾海峡到珠江口这一带可与东南亚各国形成商品交换,具有孕育海洋文化的条件。 中国古代长期处于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下,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国家奉行“万事不求人”的闭关锁国政策。陆地上修筑长城隔绝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的商品交换。游牧经济主动要求商品交换,与农耕经济的闭关保守,这就是北方连年不断战争的根本原因。由于东方海上奉行海禁政策,渔业生产在开明时期也仅限于自给自足水平。而到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先行发展起来的日本要打开中国市场,中国封建政策严行海禁政策,甚至实行“寸板不许入海”,断绝海上交通与贸易,自然也就扼杀了海洋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