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曾指出:“几乎是某种自然规律,每一世纪似乎总会出现一个有实力且有知识与道德动力,希图根据其本身的价值观来塑造整个国际体系的国家。”(注: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进入90年代以来,伴随着美国的衰落和中、日、欧的进一步崛起,这种“自然规律”论再度成为学术界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批判地分析乔治·莫德尔斯基的“国际政治长周期理论”的基础上,拟对中国在新的国际体系下的对外战略进行探讨。(注:关于莫德尔斯基的理论及其批评,主要参见:(a).George Modelski ed.,Long Cycles in World Politics(Seattle:University of Weslyton Press,1986) ; ( b).Modelski,ed,Exploring LIng Cycles ( Boulder,Colo:Lynne Rienner,1987),ppl-15,pp218-248;(c)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32~440页) 一 莫德尔斯基在对1494年以来的国际冲突和领导权(霸主)模式进行考察之后,发现以大约一个世纪为间隔的长周期,每个周期里都有一个领导者,它们是:16世纪的葡萄牙,17世纪的荷兰,18、19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的美国。各个周期里都包含四个阶断:从全球性的争霸战争中崛起,世界领导国地位被承认,指导力非正统化(即技术与制度上的革新),以及权力结构的分散化。分散化导致新的争夺,进而转入下一轮循环。莫氏认为自15世纪以来,这种循环已重复了五次(详见下表)(注:George Modelski,"The Long Cycle of Global Politics andthe Nation-State",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20(2),1987,p.225)。 莫德尔斯基的世界大国周期 世界力量 争霸战争 战后秩序 制度上 衰退的 的基础 的革新 契机 葡萄牙 意大利战争 托尔德西 ·探险与发现的组织 ·被西班牙吞并 (1494(1494—拉斯条约 ·地球规模的基地网 (1580) —1580) 1517) (1494) ·印度贸易 ·围绕宗教与独 ·安特卫普的中转贸 立的战争 易港 (1576) 荷兰( 西班牙战争 与西班牙 ·海洋的自由贸易·对英战争 1580— (1597— 的12年休 ·阿姆斯特丹银行·对法战争 1688)1609)战协定 股票交易所、谷(1652—1675) (1609) 物交易所 ·英国革命 ·联合东印度公司 英国( 英法战争 乌得勒支 ·制霸海洋(海军)·合众国独立 1688— (1688— 条约( ·欧洲的势力均衡·分割波兰 1792)1713)1713) ·世界贸易的间接管 ·法国革命 理 ·英格兰银行 英国( 英法战争 巴黎合约 ·制海权、废除奴隶 ·英德造船竞赛 1792— (1792— 维也那会 ·自由贸易 ·帝国主义 1914)1815) 议(1814·金本位制 ·十月革命 —1815) ·产业革命 ·大恐慌 ·拉丁美洲的独立 ·中国、日本的开国 美国 (两次世界大 ·凡尔赛 ·联合国 1914— 战(1914—和约 ·战略核抑止 1918、1939 (1919) ·多国籍企业 —1945)·雅尔塔 ·非殖民化 ·旧金山 ·宇宙开发 ·波茨坦 莫德尔斯基认为成为领导国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必须是具有“安全保障剩余”的岛国或半岛国;第二,要维持海军力量等全球性战略组织,集中占有世界整体一半以上的海军力量,在第五循环中空军力量也很重要;第三,必须具备强大的主导经济,尤其是以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综合经济实力;第四,其国内政治必须具有开放性和稳定性。 莫氏极其重视经济(科技)创新能力,认为它是成为世界大国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日本女学者猪口邦子进一步把这种创新能力归结为对“边远地带”的发现,即不同价值体系的市场之间以形式上等价的物的交换。她认为,历代霸权国都是通过与当时的主要“边远地带”进行密切的联系从而保持了作为剩余价值创造者的首席地位。支持霸权国经济中心地位的“边远地带”,先是从空间意义上的“边远地带”转变为结构性的“边远地带”,最后又转变为只有通过时间才能接近的、名为“未来”的“边远地带”。(注:(日)猪口邦子《战争与和平》,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第95页) 在莫氏总结的上述四条规律中,有诸多逻辑上的以偏概全。比如,同是半岛国家,葡萄牙却被西班牙吞并,其“安全保障剩余”并未发挥作用。尽管如此,莫氏的大国周期理论把国际体系的变革抽象为几条简明的原则,对认识和把握历史的规律仍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