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10月3 日举行的国民议会选举是其战后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选举。选举结果表明,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奥地利建立第二共和国以来社民党和人民党两党主宰政坛的局面宣告结束,奥地利形成左翼的社民党、保守的人民党和右翼的自由党三分天下的新格局。第一大党社民党得票率惨跌到战后最低点,人民党则丧失第二大党的地位,落到最近十几年崛起的自由党之后。从1970年以来一直占据总理宝座的社民党在50余年来最糟糕的选举成绩面前不知所措。这次选举最大的赢家自由党则跃跃欲试,打算参加政府。自由党主席、著名右翼人士尤尔根·海德尔表示,要结束“红黑两党平分权力、把自由党排除在外的时代”。 战后的奥地利政坛一向由社民党和人民党平分秋色。在战后初期以及冷战时期东西方对峙的形势下,这种格局的形成反映了奥地利人民在经历了本世纪30年代国内政局的混乱和二战浩劫之后,对国家稳定、经济发展的渴望。但在冷战结束、经济走向全球化时代,两党组成一个“权力卡特尔”的格局越来越显出其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弊病。舆论指出,国家机器已成为两党的“自选商店”,甚至连学校校长、医院院长这样的职务也按党证的颜色分配。诚然,奥地利的经济近年也取得不小进展,但仔细分析起来,更多的是欧洲一体化大潮裹挟的结果,许多改革也是欧盟施加压力所致。实际上,两党联合政府几乎没有主动推行过有利于经济发展、顺应全球化趋势的改革政策,国家干预盛行、福利包袱过重、投资障碍重重等痼疾依然如故。在这种情况下,选民的厌烦情绪日益增长,而自由党提出的打破两党垄断政坛的口号逐渐赢得人心。 49岁的自由党主席海德尔是近年欧洲舆论注意的右翼人物之一,这主要是因为他曾经发表过诸如为纳粹德国的就业政策辩护等言论。这次大选结果揭晓之后,欧美有评论说,奥地利政治正在向右转。但是,有27%的选民投自由党的票,仅仅用“右翼化”解释是不够的。海德尔自1986年当上自由党主席后,注意抓选民关心的问题。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他提出“奥地利优先”,反对欧盟向东扩展;他针对欧洲普遍存在的外国移民问题,提出限制移民;他针对社民党和人民党多年垄断权力带来的社会特权现象,提出结束这种特权,等等。这些主张迎合了选民求变的心理。 目前,舆论关注的是新政府如何组成。在三分天下的局面下,总统的作用突显出来。根据宪法,奥总统拥有比其他西方议会制国家总统更大的内阁任命权。他既可以任命议会第一大党领袖组阁,也可以强迫几个党组成联合政府,还可以任命超脱于党派之外的独立人士组成的内阁。目前的情况是,社民党主席、现总理克利马已经表示愿意继续担任总理,但条件是不与自由党联合,只与人民党联合,否则甘当反对党;人民党主席、现任副总理兼外长许塞尔表示还要等待居住在境外的20万选民的邮寄选票的统计结果,如果人民党能保住第二大党地位,可以考虑与其他党组成联合政府,否则将转为反对党;只有执政心切的自由党表示不排除任何可能性。总统克莱斯蒂尔这几天正与各党频繁磋商,奥地利新政府的组成及政策取向值得密切关注。 (本报波恩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