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后,美俄两国在谋求建立冷战后相互关系的过程中,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现在美俄已不是对抗的两极,但90年代初宣布的战略伙伴关系也未形成,两国从维持亲善走向面对现实。近年来,美俄两国在战略和双边关系诸多领域矛盾与分歧叠现,美英空袭伊拉克,特别是北约对南联盟动武以后,两国间摩擦增多,歧见加深,冲突公开化,双方关系受到“严重损害”,甚至有“恶化”的可能,形成了既合作又斗争的国家关系新格局。对此,美对俄政策正处在微妙的调整之中。 一、美俄龃龉增多 美俄关系是从美苏关系延续下来的,它从一开始就存在矛盾和摩擦,随着局势变化,其中的矛盾因素也在不断发展,摩擦增多,甚至引起某种程度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国际与地区问题上,美要俄顺从其旨意办事,或诱压俄与其合作,而俄为了争得世界大国地位,对美霸气上升、颐指气使的做法十分反感,对美一些重大对外行动加强了牵制力度:对科索沃危机,以美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先是施加文攻武吓的双重压力,继之又于3月24日开始空袭南联盟;俄则坚持维护南联盟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坚决反对北约对南联盟动武,普里马科夫总理甚至为此在3月23日飞往美国的途中决定调转机头,推迟访美。叶利钦在空袭后随即发表声明,谴责空袭是“公开侵略”,并决定召回俄驻北约的代表,中止与北约的合作关系,表示如冲突继续下去,俄有权作出确保自己以及整个欧洲安全的相应措施。对北约东扩,俄持坚决反对的态度,3月12日北约正式接纳波、匈、捷三国后,俄称这一进程犯下了“历史性的错误”;美却视北约东扩为巩固“冷战后”成果,声称北约将“不断发展壮大”;北约东扩将是长期制约美俄关系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中东问题上,美试图独唱主角,极力减少俄的影响;但俄加大了对中东事务的介入频率和力度,主张放松对利比亚和伊拉克的禁运和制裁,强烈反对美英两国对伊动武,甚至一度作出紧急召回俄驻美英两国大使的抗议。 (二)在经济发展问题上,俄罗斯因经济危机不得不依赖于外债和贷款,特别是需要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援助,被迫与国际债权人讨论俄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今后3年,俄每年应偿还外债160亿美元,但没有美国的支持,无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巴黎债权国俱乐部都不会对俄新贷款请求作出让步。然而,美国对俄经援,往往是口惠而实不至,实际做得很少,而且还有较多附加条件。美已经有言在先,所供资金不许用于发展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生产上;此外,还以提供美元援助为筹码压俄改变对外政策。俄现在已对美给予大量的经济援助“放弃了幻想”。与此同时,美俄经济方面的合作也无多大起色。普里马科夫总理3月17日表示,俄美两国在经济领域的有效协作才“刚刚起步”,目前两国经济关系在好转,但转变“太慢了”。究其根由,以美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愿看到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再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他们绝不会用自己的钱来武装起一个强大的“敌人”。 (三)在军控问题上,美施展政治手腕,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在军备控制问题上向俄施加压力,如提议修改《反弹道导弹条约》,决定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单方面阻挠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实施,研制新的宇宙反导弹武器等,试图打破当前世界上业已形成的军事政治稳定局面。俄则强烈反对修改《反弹道导弹条约》,指出该条约是第一和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基础,修改该条约是向俄“公开挑战”,其目的就是巩固它在常规武器和核武器方面的军事战略地位,使其军事实力同俄相比具有决定性优势。美研制和决定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侵犯了俄的安全利益,必将使俄美两国关系出现“倒退”。 二、美对俄政策的主要做法 目前,美对俄当前局势持谨慎观望的态度,其对俄政策正在进行微妙的调整,主要做法是: (一)保持接触,维持两国基本合作框架。美认为,“美俄关系意义重大”,俄的走向及稳定对美国家利益“至关重要”。美不希望俄发生动乱而导致形势逆转,对俄既不能恢复遏制,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对俄要有“战略性耐心”,需保持接触,谋求谅解,因而同俄国既保持着高层对话、定期会晤,又有几乎每周都进行的互致信函、互通热线的工作对话。半年多来,美总统、副总统、国务卿、副国务卿等高层官员相继访俄就表明,美仍希望通过保持政治、经济交往和高层互访,稳住双边关系,以防俄脱离美全球战略轨道。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去年9月17日说:“金融危机使俄罗斯遇到了极其困难的和不确定的前景。俄罗斯的经济问题是各种复杂问题的总和。我们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只有俄罗斯人自己才能解决。但是,宣布俄罗斯遭受了失败并袖手旁观不符合我们的利益。”今年1月她访俄时又重申,美对俄政策是“建设性对话,而不是对抗”,表示不能因为一、两个分歧而忽视两国关系的“极端重要性”。克林顿总统今年2月26日在旧金山发表的外交政策演说中指出:“美必须与俄合作,以务实的态度和无比的耐心,促成最美好的结果。”由于北约轰炸南联盟,美国务院在3月24日承认,要修补美俄关系“困难不小”,但仍表示“决心改善目前处于十分困难的两国关系”,保住两国基本合作框架。 (一)谋求对俄的核优势地位。美政策的重点是,争取逐步削弱俄核武库,防止俄核武器及其技术扩散与美发展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合法性”。其最终目的是打破美俄核军备均势,确立美核优势地位。目前阶段主要是在军控与裁军领域,力图迫俄就范。(1)建议谈判修改1972年美苏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要求允许美建立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美1月21日宣布,克林顿在给叶利钦的信中表示,为了对付“无赖国家”的导弹袭击,美计划部署反弹道导弹系统;美国防部长科恩同日威胁说,如果俄反对美上述建议,美将退出这项条约;3月18日和20日美参众两院分别通过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法案。目前,美国正在加紧研制“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这两种系统实际是克林顿总统1993年所宣布结束的“星球大战”计划的变种。国际军控专家认为,美国研制或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违反和破坏了《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基础,将引发新的军备竞赛,不仅有违时代潮流,不利于国际军控与裁军努力,而且还将对21世纪全球和地区战略平衡与稳定产生广泛和深远的消极影响,不仅将影响有关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而且也将对中国的安全构成很大的潜在威胁。(2)要求俄杜马批准1992年美苏签署的《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尽管冷战已结束,但美俄关系的相互核遏制模式仍在继续起作用,俄尽管经济极其困难,但因其拥有战略核力量,它仍然是世界上唯一能消灭美的国家。1998年,俄保留了近7000枚战略导弹,与美保持大致均衡,而战术核武器数量甚至超过美国。近年来,美一直坚持要俄杜马批准规定将核弹头削减到3000-3500枚的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而杜马在过去5年中拒绝批准该条约。由于美对伊拉克和南联盟动武,这一条约何时批准还很难说。(3)重新谈判《第三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主张在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各自的核武库再缩减30%,即裁到2000枚左右,以进一步削弱俄核武库。去年9月克林顿访俄时,双方就第三阶段削减战略武器交换了看法,并就5年内各自削减50吨钚和成立导弹发射联合中心问题签署了协议。(4)谋求修改1990年11月由当时的北约和华约签署的《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美企图取消条约规定的联盟武装力量的“上限”,力图巩固在冷战中取得的胜利,以避免北约东扩后需要削减其武装力量总数,加强在欧洲大陆的新的力量优势。(5)对参与向伊朗转让敏感核技术的俄3家研究机构进行经济制裁,以阻吓其他国家效仿。美参院已经提出一项法律草案,据此,俄罗斯如果继续帮助伊朗建造核电站和导弹,就停止对俄的一切援助。这不包括美对俄核武器进行最终销毁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