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以来,英国布莱尔政府加速向欧洲大陆靠拢,德国新政府也频频向英国招手,法国对法德“轴心”“老化”焦虑不安。法德英三角关系如何演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本文试就此作一分析。 一、在欧盟加速一体化之际,英国趋利避害,加速向欧洲大陆靠拢,开始全面调整对欧政策 (1)英国一改阻挠掣肘做法,转而对欧洲联合采取积极参与的务实态度。布莱尔首相于1998年9月29日在党内发表的基调演说中,倡导对欧盟采取积极态度,表示在适当时机并符合其利益的条件下加入欧元区。布还称,英国要成为“发挥领导者作用”的伙伴,甚至将“英欧关系”置于“英美关系”之上,并以走“国际主义道路而不是孤立主义道路”来阐述其“第三条道路”的对外政策。 (2)与法携手促进欧洲防务联合,对欧洲防务联合做出正式承诺。去年10月,布莱尔在欧盟非正式首脑会上提出“欧洲防务新思维”,支持欧盟拥有一定的军事行动能力,并在美国不愿卷入的情况下单独执行维和使命,支持西欧联盟并入欧盟,以完善欧盟共同外交和防务政策。法、英又于同年12月14日举行首脑会议后发表联合声明,呼吁欧盟应具备解决危机的军事能力,主张联合部队的军事领导权应掌握在承担欧洲集体防御的几个国家手中,实质上是倡导英、法、德三国为主导的欧洲军事支柱新核心。 (3)英德迅速靠近。德国施罗德上台伊始,布莱尔迅即邀请施罗德参加工党大会和正式访英,籍此推动英德关系。施罗德组阁后首先出访英国,布莱尔向施罗德表示英将为加入欧元做准备,博得后者的赞赏;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和施罗德“新中间道路”扩展了两国经济政策的共同点,两国商定建立工贸委员会,加大了两国经济合作的可能性。 二、复杂而独特的法英关系 法、英两国自1904年4月8日签订“友好谅解”协定以来,结束了长期在海内外的争夺。近一世纪以来,法英关系基本上是结盟和合作的历史。二战后,两国海外势力范围的消长得失相当,政治、经济影响力日益接近;随着欧盟一体化的发展,新的共同点日趋增多;经贸合作不断加强,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双方互为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三个投资伙伴,英对法年贸易额达1300亿法郎。如把法英关系置于一个时期中加以观察,特别是在欧盟一体化进程加速的形势下,对法英关系演进加以剖析,有助于把握法德英三角关系互动的走向。 (1)地缘政治异同。英国作为岛国,倚重海上贸易自由,长期不愿与欧陆国家或国家集团靠拢,而是致力于保持欧洲力量平衡态势;法国作为欧陆大国,出于抵御外来入侵的需要,势必形成强中央政权,以保卫其疆土。由于地理环境差异,政治取向不同,两国存在诸多分歧。法国追求集中和法理观念,而英国则崇尚自由贸易和资本流动,通权达变,讲求实惠。二战后,两国以不同方式实行了非殖民化政策,并放弃了对苏伊士运河的管理权,但并未终止它们的“全球性使命”,而是建立了新的联系形式。英国与英联邦,法国与法语国家组织关系就是这一演变的产物。迄今,两国都抱有跻身世界大国的强烈意愿,仍具备在利益受到“危害”的任何地方进行局部干预或发挥一定作用的能力。但今非昔比,法、英都不再具有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的实力。两国竭力保持核大国地位和保留使用核武器的权利,除防御目的外,恐怕更多在于表明它们国际存在之目的。 (2)两国经济比较。英国较早走上自由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道路,先于法国进入“后工业国家”,其服务业产值占到GDP的75%。而法国起步晚,非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经过了长期贸易保护主义之后,才转向自由市场经济。二战后一段时间,英国综合国力高于法国。50年代初,英国GDP比法国高30%,出口额几乎为法国的两倍,并且开始走上电子工业和核工业道路。40年代初期,法国似乎还停留在19世纪,农业人口居多,工业设备陈旧;第四共和国(46年—58年)经历了非殖民化的严峻挑战。直到80年代,法国落后于英的情况才得以扭转。法国逐步实现都市化,国内生产总值和出口均超过英国,并成为世界第四大出口国。法国高速火车、阿里亚纳火箭代表着法科技的成功。 战后英国开辟福利国家道路,而今又步入新的阶段。布莱尔对“第三条道路”提出新的创意,努力探求新的社会契约形式以及公民在社会中的地位等新问题,尝试对西方民主进行深化。应该说,无论是在工业时代还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英国都努力致力于政治社会体制革故鼎新。 (3)对欧洲建设的分歧。两国各自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对欧洲建设作出了不同的判断。 1.法始终以欧陆为其立脚点。二战初,法国一直期待美国参战,认为美可依而不可靠,因而毅然选择了欧洲建设的道路。法国决心与德国和解,主张拥有独立防卫手段,决不把自身安全托付给任何盟国。法国的联德政策推动了欧洲建设进程,在与英国的关系中已往的恐德因素大大下降。欧洲建设成了法国外交政策的轴心。在1958年和1989年这两个欧盟建设抉择的重要时刻,法国就高举起欧洲联合的大旗。 英国对此变化的性质和结果都大为不满,更刺激了其大西洋倾向。英、美自1941年签署《大西洋宪章》后,两国就建立了超越欧陆国家的特殊关系。英国认为,由于依靠美国才取得了二战的最终胜利。因此,必须保持与美的联盟关系。尽管英美关系不中也不时出现紧张,但每到考验关头,两国就紧密地联合在一起;当美与欧陆稍有不合之时,英国也就自然地站在美国一边。与美国结盟是英国的基本国策。 2.冷战时期,法英两国认识到,在东西方对峙的世界中,任何一个中等国家都不可能完全执行独立的政策。英国认为应重点发展与美国的关系,法国则认为应加强本国实力和欧陆国家的团结。在法英关系的许多合作尝试中,西欧联盟是两国谅解的一个象征,但未能成为英国与当时欧共体六国靠拢的纽带。 3.法国希冀以“法德轴心”为基础,用戴高乐的话说,构筑一道西欧的“权力防波堤”,即建立一个真正的欧洲权力机构,制定欧洲的大政方针,确保其安全、繁荣以及这个“新集合体的权利”。英国加入欧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增强了欧盟凝聚力。但英国人始终认为欧盟是工具,而非最终目标。英国的未来世界不应囿于仅仅是扩大了的边界之内,即一个西欧国家“小集团的大边界”。英国一贯对加强西欧防务主导权心存疑虑。英国认为,惟有美国才拥有对付任何威胁的必要手段,如果依附于这样的盟国,即使欧洲有自身安全能力也未必愿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