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文化作为社会整体系统中的三个要素(或子系统),彼此的关联在当今已是无需争论的事实。经济活动被赋予政治意图和政治目的,用政治手段实现经济目的,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在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里,政治也被看作是经济的集中反映。后冷战时期,这面双刃剑的作用更加明显。 经济手段成为实现政治利益的主要工具 在冷战时期及整个20世纪前半叶,意识形态在国家政治利益中占有突出的地位。美苏两大集团政治上的对立、军事上的对抗、经济上的争夺,无不受到意识形态的支配和影响。西方国家极力反对共产主义,力图用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取而代之,和平演变就是这种政治战略的重要体现。而社会主义国家,在坚决捍卫自己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同时,也以在世界范围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己任。这是一个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直接较量和激烈交锋的时期。 在后冷战时期,世界各主要国家从两极格局瓦解的过程中,从经济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的事实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当代,经济就是最大的政治。社会制度的优劣与否、意识形态较量的谁胜谁负,归根到底要取决于一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能否为经济的高速度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创造条件,能否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以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既可以有力地保障国家社会政治制度的稳定,同时也可以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扩大其社人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当今世界,虽然意识形态在国家政治利益中仍占重要地位,但在国际事务中意识形态交锋的激烈程度已经大大减弱了。这表现在:意识形态已不是国家对外行为价值取向的唯一判定标准,谋求以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优势已成为众多国家追求的首要目标,地缘政治向地缘经济倾斜,冷战时期以意识形态为标准划分和组建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做法已经改变,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摒弃意识形态纷争的前提下得到了迅速发展,就连当年作为意识形态对立一极的领头羊的美国也调整了过去的政策。克林顿政府在对华政策中作出的使人权问题与贸易最惠国问题脱钩的决定,就反映了美国着眼于21世纪综合国力的发展,更加重视中国作为一个潜在的经济大国在亚太地区和世界事务中的作用,而不愿因意识形态纠纷而束缚自己的手脚。 我们看到,一个国家能否保持政局稳定,一个政党能否赢得选民的信任,主要看其政策能否解决国家的经济问题并把经济搞上去。进入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执政多年的党派在大选中接连遭到失败,政府大换班,不能不说与执政党在经济方面政绩不佳、失掉民心有关。 在国际政治关系上连连得手的布什总统,在对苏联和东欧的战略中取得胜利、在海湾战争中取得胜利之后,并没有走向政治辉煌,却因选民对美国国内经济不景气的不满而离开政治舞台。撒切尔夫人虽在当政期间因创造了“撒切尔主义”的政治奇迹而名噪一时,但随着英国经济衰退的到来,以及失业人数的增加,不得不挂冠而去。科尔的基督教民主同盟之所以能在大选中获胜,并继续组阁,就是因为德国经济此时已开始复苏。第三世界各国更是把经济作为政治上是否成功的标准。90年代中期,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和巴西社会民主党都因在竞选中提出了吸引人民的经济政策而上台执政。 还有,为制止波黑战乱,西方国家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斯拉夫实行经济禁运;为迫使利比亚交出洛克比空难事件的犯罪嫌疑人,对利比亚实行了长期的经济制裁;为了彻底消除伊拉克的军事和政治威胁,迟迟不解除对它的严厉的经济制裁。 在传统的国际关系中,作为规定并实现国家利益的力量要素,军事力量总是最重要的手段。而经济和科技的要素,则只有在转化为军事行动力和政治影响力后,才能在国家利益的实现中发挥作用。因为,在那个时期,单凭科技和经济的力量,既不足以决定势力范围的归属,也无力打破西方冷战的铁幕。所以,我们所能看到的便只能是超级大国和地区霸权主义凭借武力争夺势力范围,美苏两国不惜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进行军备竞赛,谋取军事优势。那是一个以军事实力决定一个国家的权利大小、利益能否实现的时代。 在后冷战时期,作为国家政治利益的实现手段,军事力量的作用降低了。当代世界各主要国家在动用军事手段问题上普遍持非常谨慎的态度。近年来,各主要国家纷纷进行军事政策的调整,其显露出的倾向是,军事手段的运用更加侧重于威慑,军事手段的运用更加注重于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军事部署和军备建设着眼于加强旨在防止地区冲突的快速反应能力。这种调整反映了军事实力作为国家利益的实现手段,更多地带有间接性的特点。 相反,冷战后世界各国在处理国际事务、追求其国家利益时,却越来越多地运用经济和科技的手段。海湾战争后美国带头对伊拉克实行经济制裁,在波黑冲突中对南斯拉夫实行经济制裁,在解决北朝鲜核设施检查问题上美国等国家以经济制裁和经济技术援助两手交替运用,都说明了这一点。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近20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在处理相互间的矛盾和摩擦时,更是把经济技术手段作为一种主要武器,经济制裁威胁或经济制裁措施频频出台。应当说,经济科技手段运用的效果是明显的。南斯拉夫放弃对波黑塞族的支持,朝鲜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核设施的检查,已显示出了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作为处理国际关系和国家利益的手段,越来越具有直接性的特点。在当今的国际社会,它较之传统的武力手段,更具穿透性,更易一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