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的轰炸已持续两个月了。在制造死亡和灾难的同时,美国及其盟国也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狼狈处境。 当前,摆在北约面前的,无非是三条出路。 一是轰炸升级。美国原来以为,只消炸上几天,就能逼南斯拉夫就范,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但两个月来,发射导弹数百枚,出动飞机2.5万多架次,其战略意图却越炸越渺茫。为了制造恐怖,给南斯拉夫人民增加心理压力,医院、工厂、电视台和民房等民用设施逐步成为主要的攻击目标。美国及其盟国轰炸南斯拉夫,打的是“保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然而,罪恶的炸弹和涂炭生灵的行径,在世人面前暴露了他们侵犯人权、杀害无辜的真面目。现在北约每扔下一权炸弹,就背上一个沉重的道义十字架。停止轰炸南斯拉夫的呼声在全世界日益响亮。北约成员国意大利和希腊已提出暂停轰炸的建议。最新的民意调查表明,美国国内反对轰炸南斯拉夫的人数上升了10个百分点。然而,美国仍然迷信自己的武力。轰炸南斯拉夫是由美国挑大梁,47%的兵力、90%的军费和绝大多数飞机是美国出的。克林顿总统不久前还在宣称“扩大空袭”,说“空袭可以实现战略目标”。最近,美国又向南增派70架飞机,一向和克林顿过不去的国会还慷慨地拨款125亿美元,作为空袭南的军费。 二是出动地面部队。在这方面,虽然舆论已造了不少,但美国及其盟国不敢贸然迈出这一步。军事专家分析,北约要占领科索沃,需要7.5万兵力,而要控制南斯拉夫最少得20万部队。南斯拉夫人民英勇不屈,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南斯拉夫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对入侵者不利。有人早就警告,如果美国硬要派遣地面部队,等着它的将是“第二个越南”,而“越南战争”在美国至今仍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为自己和民主党利益着想,克林顿岂能不三思? 随着旷日持久的轰炸难以奏效,最近关于派遣地面部队的议论多了起来。出头的是英国首相布莱尔,他不仅主张继续轰炸,还力促派遣地面部队。不过目前他孤掌难鸣。对派兵一事,克林顿至今不明确表达,最多只是说“不排除任何选择的可能性”。德国总理施罗德因受到联合政府内反战派的压力,坚决不同意派兵,说派遣地面部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按照北约的重大事情必须“协商一致”原则,派遣地面部队显然障碍重重。当然,如果万不得已,美国认为必须派遣地面部队,它会像往常一样向盟国施加压力,但那少不了要费许多周折。可笑的是,有人提出地面部队可让科索沃阿族人打头阵,这无异于病急乱投医,说说而已。 三是“政治解决”。克林顿5月初访欧时,围绕科索沃的“外交解决”摆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姿态,说了不少从未说过的话。他认为,“米洛舍维奇可能向接近北约的条件靠近了一些”,说南如果允许国际部队进驻科索沃,“也不必把米洛舍维奇赶下台”。他还强调俄罗斯“调解者”的重要作用。目前,俄罗斯总统特使切尔诺梅尔金在有关各方穿梭往来,芬兰总统阿赫蒂萨里也代表欧盟加入调解者的行列。20日,8国集团就解决科索沃问题草拟了一个有8点内容的“原则框架”。中国政府也表明了解决科索沃问题的原则和立场:第一,立即停止轰炸,安理会不能在北约狂轰滥炸的情况下讨论科索沃问题;第二,解决方案必须征得主权国家南斯拉夫的同意。中国这一正义主张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美国轰炸南斯拉夫完全把联合国抛在一边,在难以收场的情况下,又想利用联合国。但是形势表明,美国想要按自己的意志,搞牺牲别国利益的政治解决,难以办到。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动用了最新式的武器,花费了两个月时间也没能制服一个小国,反而落到进也难,退也难的田地,连西方舆论也认为,这是很丢脸的事。华盛顿的一家思想库日前以“寻找体面的出路”为主题,展开了好一番讨论,占上风的看法是:出路是会有的,但要体面很难。 (本报华盛顿5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