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十年中,联合国在非殖民化、维护和平、促进人类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该组织建立于二战刚刚结束之际,创始会员国将维护和平、防止战争作为联合国最主要的工作,因此该组织在机构设置、权限划分、工作机制和目标设置等方面处处体现出那个时代的烙印。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冷战结束之后,联合国生存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国际政治格局正逐步向多极化方向转变,大国间关系日益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主要因素;其次,进入80年代中后期以来,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长期占据的绝对优势地位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美、日、欧三足鼎立,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的新格局;第三,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给世界贸易方式带来深刻变革,这一变化对全球资本、人员、商品的流动的自由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统一贸易管理制度,将全球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管理,以利于世界各国更公平地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社会要求联合国在当今的国际政治、经济体制中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国际协调,需要一种新的国际规范,在所谓集体安全和国际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建立大国间、最好是国际社会范围的普遍共识,避免失控、混乱、无序的局面。这一方面为联合国在新时期的存在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为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联合国目前所面临的困境 联合国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它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同样也是巨大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二战后期设计的联合国在组织结构、运行方式等方面同现在的世界经济政治结构不相适应。首先,现行的联合国组织结构体现了二战后期世界各国力量对比状况,却未能及时反映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这种形式上不适应反映出迅速增长的联合国会员国数目和安理会规模长期不变之间的矛盾,以及发展中国家迅速增长的政治经济实力和发达国家长期垄断联合国重要职位之间的矛盾。其次,在业务重点方面,联合国长期以来将主要的精力和财力投向维护世界和平领域,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进入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的发展要求联合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快的反应,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显然,联合国在这方面落伍了。再次,在运行机制方面,由于联合国在二战后很多年一直在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夹缝中生存,不得不迎合两方的要求,同时为了迎合捐助国和利益集团的要求,设置了很多重要的机构和复杂的工作程序,造成了人员过多、管理不善等问题。此外,联合国在财务上同样面临巨大危机,这里既有部分国家拖欠会费的原因,同时也有联合国筹资机制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合理的解决,联合国的发展空间将越来越窄。 二、关于调整方向的争论 大多数的联合国成员国已经意识到联合国必须调整自己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中的地位,以适应变化了的国际局势,发挥新的作用。但是如何改革,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却是目前各国争论的焦点。而以下几个领域讨论的结果,将有助于确定今后联合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 1、是世界政府,还是多边论坛? 国际关系理论界长期以来就存在着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的斗争。早在本世纪初,以美国总统威尔逊为代表的理想主义者就极力主张将国际联盟建设成一个对成员国有绝对约束力的“世界政府”。虽然这一主张遭到了多数国家的反对,并导致美国始终未能加入国联,但时至今日仍有人在极力鼓吹赋予联合国直接干预成员国内部事务、建立常设维持和平部队等权力,使联合国成为一个超国家的“世界政府”。联合国过去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联合国是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多边政治经济组织,它的权力来源于成员国家的集体授权,而它发挥的主要是舆论和监督作用,而一旦它成为一个超国家的机构,它必然同部分国家的主权发生冲突,从而招致反对。实践表明,联合国如要扮演“世界政府”,不仅在法理上讲不通,同时它本身也并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和实力。然而,世界经济的发展要求联合国超越其目前扮演的“多边论坛”的角色,在国际事务,特别是涉及人类共同利益的领域内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具备某些具体的“功能”。如:制定全球统一的贸易规则,编制统一的环境保护政策等等。有人因此提出了“有限主权”理论,希望赋予联合国某些超国家的职能。但是,由于联合国缺乏必要的强制手段,其在监督决议执行方面恐怕还是只能依靠世界舆论。 2、是做大国附庸,还是反映多数国家利益? 可以说,从成立之初起,联合国就是大国政治的产物。其现行的权力分配和组织管理结构处处反映出大国利益均沾的痕迹。特别是在冷战时期,联合国各种会议场所,特别是安理会和联合国大会,完全成为两大对立的政治集团之间的投票战场,联合国的各项决议被人为地披上了政治色彩。近年来,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特别是苏联的解体,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对世界政治,包括联合国事务的影响力空前巨大,它也竭力要让联合国的活动带上越来越浓的美国味,因而对联合国改革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联合国的改革因此也走到了一个岔路口,是迫于压力成为大国的附庸,还是反映大多数国家的利益。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合国大会的改革成为最惹眼的风向标。到1993年止,共有69个国家提出了安理会改革的书面建议,(注: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12页。 )体现出大多数国家要求在联合国发挥作用的愿望。目前看来,由于联合国成员国数量众多,欧洲和亚洲国家对美国的联合国政策不满,美国对联合国改革进程的影响力有限。但是应该注意到,当今世界政治正日益向多极化发展,世界政治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世界各大国之间的合作与协调,联合国改革的结果必须反映这一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