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届法国—非洲首脑会议11月26日至28日在巴黎卢浮宫卡鲁塞尔大厅举行。这一定期会晤自1973年开创至今已整整25年,1/4个世纪的风雨沧桑给法非之间的特殊关系留下了深深印记。具有象征意义的是本届会议把名称由“法国—非洲首脑会议”正式更改为“非洲—法国首脑会议”。“法国”与“非洲”两者的次序颠倒耐人寻味,反映了法国与非洲关系演变在世纪之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5年前参加第一届法非首脑会议的国家只有11个,举办这一会晤的初衷是给法国与其在非洲的原殖民地国家创造一个定期“内部交流”的机会,因此最初的参加者局限在讲法语的黑非洲国家范围之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法非首脑会议的规模不断扩大,不仅有法语国家参加,而且非洲的英语和葡语国家也纷纷出席会议,参加本届会议的非洲国家已达49个,国家元首有36位,这都是创法非首脑会议历史记录的数字。同时具有象征意义的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出席了本次会议,这是联合国领导人第一次与会,可以说是联合国对法非首脑会议的正式认可。 当然,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赞同这种规模的扩大,比如加蓬总统邦戈就拒绝出席扩大会议,摩洛哥等北非国家也只派低层次官员与会,原因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认为这种扩大会议难以解决法国与法语非洲国家之间的特殊问题。有评论说,过去的法非首脑会议是非洲国家向法国要钱的机会,现在会议的性质变了,因而很多国家失去了兴趣。不过,法国总统希拉克毕竟“不忘旧情”,在会议召开前先举行了一个“朋友俱乐部”小型峰会,专门邀请了20个法语国家领导人到爱丽舍宫作了一次重温旧梦的聚会,以显示这种特殊关系的存在。 从70年代法国与非洲法语国家的“家庭式聚会”演变成今天法国与整个非洲之间的对话论坛,这是国际环境变更、特别是东西方冷战结束后非洲局势变化的反应,同时也是法国政府为适应变化了的形势而采取对应措施的体现。希拉克总统1995年执政后,法国调整对非洲政策的节奏明显加快,政策调整的一项核心内容是放弃充当“非洲宪兵”的角色。长期以来,法国把法语非洲视为自己的“世袭领地”,一旦发生政治动乱或武装冲突,法国便立即出兵镇压和干涉;然而这种带有殖民主义色彩的行为与当今的时代步伐格格不入,而且法国的实际能力也不允许它继续在海外驻扎重兵,因此停止直接干预、削减在非洲驻军便成为法国当务之急。 法国虽然不再直接军事干预,但并不意味着对非洲事务袖手旁观。替代的办法是由法国来帮助非洲自己掌握防范危机和维护和平行动的能力,希拉克在本次首脑会议上再一次明确了法国的立场;非洲应当在联合国与国际社会的支持下自己解决非洲大陆发生的武装冲突,法国将提供必要的后勤支援和人员培训。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是如何建立非洲防范危机和维护和平的安全机制,而非洲目前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刚果(金)的内战所引发的非洲中部大湖地区的严重危机。由于介入这场冲突的所有有关国家均参加巴黎首脑会议,因此能否推动这场危机走出僵局成为本次会议成败的重大考验。这次会议果然不孚众望、取得了具体成果:在安南秘书长和希拉克总统斡旋和主持下,刚果(金)总统卡比拉、被卡比拉谴责对刚果进行入侵的乌干达和卢旺达两国总统、直接派兵帮助卡比拉对付国内反政府军队的津巴布韦、安哥拉、纳米比亚和乍得的领导人或代表举行了一次特别会议,并且就立即停止敌对行动达成了原则协议。卡比拉在会后还宣布,一项有关停火的先期协议将于12月8日在卢萨卡签署。尽管人们对冲突各方能否兑现承诺尚存疑虑,但是能够在这个如此棘手的问题上达成一致,毕竟显示了法非首脑会议在处理地区危机方面的潜力和影响。对刚果(金)新政权一直采取冷淡态度的法国在巴黎接待了卡比拉,希拉克还与卡比拉举行直接会谈,促成停火协议的达成,这反映了法国因扎伊尔前总统蒙博托倒台而在该地区失去的政治影响力又重新抬头。 不难看出,法国竭力扩大法非首脑会议的影响也是针对美国最近对非洲展开的外交攻势。今年3月克林顿总统出访非洲6国,华盛顿把脚伸进法国的“世袭领地”,长期得到法国支持的蒙博托的倒台又使得法国在非洲中部地区遭受严重挫折。于是,法国迅速调整战略,在非洲展开全方位外交,希拉克总统6月份出访了南部非洲4国,以加强同非洲广大非法语国家的合作关系,此举显然是对美国试图“染指”非洲的一种反击。希拉克在会上再次充当了非洲各国利益的辩护士,呼吁西方扩大对非洲的财政援助,同时抨击了美国的“只要贸易、不给援助”的策略,这一立场得到与会者的广泛响应。 出席本届会议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巴黎宣布,埃及建议在2000年召开第一届欧洲—非洲首脑会议,这项建议得到了法国的完全支持。从法非首脑会议到欧非首脑会议,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迈出了新的步伐。